西葫芦疫病是棚室栽培中的一种常见性病害,防治好坏对西葫芦的产量、品质影响极大,因此,农民朋友在大棚种植西葫芦过程中要注意疫病的防治工作。如果病害防治不到位,对西葫芦的正常生长发育是非常不利的。
一、危害症状
西葫芦疫病主要是危害西葫芦的嫩茎叶及果实。在幼苗染病后会在嫩尖上出现水渍状的斑块,病情发展速度快,幼苗容易萎蔫枯死。茎蔓染病会在地面的茎基部开始,前期以深色的水渍状病斑为主,然后病部逐渐缢缩直至死亡。瓜条染病的话,首先也会出现水渍状的斑点,颜色较深。然后斑点逐渐扩大成病部,逐渐软化腐烂,快速的朝各个方向蔓延。病部还会出现白色的霉层,造成病瓜局部腐烂。
二、发病特点
疫病的病菌会通过卵孢子、厚垣孢子等形态在土壤及残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进行越冬。然后在第二年春季适宜的时候,会通过空气、雨水等途径进行传播。植株发病后,病斑处还会产生大量的孢子囊及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再次进行侵染。严重危害西葫芦的正常生长,疫病在18℃左右便可发病,其中适宜温度在30℃左右,如果还遇到雨季高湿环境的话,那么发病更为严重。在连作、排灌差且通透性差的地块极易发病。
三、防治方法
西葫芦疫病的防治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因此,在选择种植田块之前,要注意前茬作物,不可为瓜类作物,且西葫芦最少要与非瓜类作物进行三年以上的轮作。种植时主要以地膜覆盖种植为主,挖好深沟、建好高畦,然后再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除此之外,西葫芦的种植田块要保证地势高爽、干燥且排灌条件良好,低洼地不可种植,每次采收后都要做好清园工作,保证西葫芦正常生长。在播种前种子进行消毒,消毒剂可用杀毒矾,将其浸泡半个小时左右进行催芽,并且土壤也要注意深翻消毒,减少病原体基数。在种植过程中加强管理,控制好浇水频率,遇雨雨后要及时排水,控制好大棚内温湿度,做好通风换气,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销毁。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选用72.2%霜霉威水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一10天1次,连续防治3一4次。
转发0评论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