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黏虫防控技术方案

最新技术

2019-09-02 14:03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分析预测,2019年黏虫总体呈中等发生,东北、华北、黄淮局部可达偏重程度,二、三代黏虫在北方部分地区会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区域,预计全国发生面积6500万亩次。为做好黏虫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防治处置率达到95%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覆盖率达到3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

二、防控策略

加强越冬区和一代黏虫常发区防控,降低其向二代主发区和三代主发区迁入危害;控制成虫种群数量,减少有效卵量;突出早查早治,抓住幼虫3龄暴食危害前的防治关键期,集中连片普治重发生区。

三、防控措施

(一)重点防控区域和作物

4月至5月在江淮麦区重点防控一代黏虫,6月至8月在东北、黄淮海、西南玉米区和西南稻区重点防控二、三代黏虫。

(二)主要技术措施

1.成虫诱杀技术:成虫发生期,集中连片使用杀虫灯,傍晚至次日凌晨开灯。

2.幼虫防治技术: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幼虫3龄之前施药防治。

  (1)生物农药:在黏虫卵孵化初期喷施苏云金杆菌制剂,注意临近桑园的田块不能使用,低龄幼虫可用灭幼脲。

  (2)化学农药:当小麦或水稻田虫口密度达20头/平方米以上、玉米田虫口密度二代达30头/百株和三代50头/百株以上时,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喷雾防治,水稻田禁止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2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23

农友1299

2019-09-10 10:05

厉害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天堂里有酒吗?

2019-09-09 14:59

认真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开心的我

2019-09-09 07:43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139

2019-09-08 16:03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日刑一骟

2019-09-08 10:06

控制病虫害 保产增产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574

2019-09-08 09:07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316

2019-09-07 20:51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305

2019-09-07 09:35

真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421

2019-09-06 19:1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万新福

2019-09-06 17:32

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970

2019-09-06 08:19

科学技术到位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邹逢春

2019-09-05 15:14

科学防控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451

2019-09-05 12:55

科学管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884

2019-09-05 08:2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445

2019-09-04 18:37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755

2019-09-04 13:36

不错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571

2019-09-04 09:17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834

2019-09-04 02:53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530

2019-09-03 17:1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755

2019-09-03 07:11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