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植保技术# 茄子属于茄果类蔬菜,在我国广泛种植,而随着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连作现象十分严重,土壤病原菌也是逐年增加,导致茄子病害种类增多,危害程度加大,尤其以茄子黄萎病的发生、危害最为严重。茄子黄萎病又称为半边疯、黑心病等,是一种土传维管束病害,在全国各地茄子产区均有发生,一般产量损失在30%-40%,严重的地块近于绝收。
茄子黄萎病的主要症状
这种病害在苗期发病较少,主要在结果后表现症状,植株叶片是症状最直观的表现部位,在发病初期,近叶柄的叶缘部叶脉间褪绿,在晴天高温时出现萎蔫,到了夜间或者天气转阴时又会恢复。随着病害不断发生发展,萎蔫状态就不能再恢复了,褪绿部分变为黄白色到褐色,叶缘稍向上卷曲,且多由半边叶开始,当病斑扩展到整片叶子之后,病叶干枯脱落,病害一般自下向上逐渐发展,果实僵化不长,危害严重时全株枯死。
茄子黄萎病的发生规律
在病害开始时,发展十分缓慢,到了中期会加快,发病后期又趋于平缓。我国北方露地茄子多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门茄坐果前后表现出明显症状,7月中旬至8月中旬的盛果期,病情会急剧上升,到了8月下旬会达到最高峰,在这以后病势又渐趋缓。
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措施
(1)选用耐抗黄萎病品种:凡是茄子叶片尖形或长圆形、茄叶边缘有缺刻、叶面上茸毛多密的品种较为抗病,比如常见的快圆茄、布利塔、黑紫茄王、紫光大圆茄等。
(2)嫁接:推荐用生育健壮、根系发达、适应力强的野生茄子作为砧木,嫁接进行换根处理,这是当前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实际生产上,砧木常多采用托鲁巴姆、刺茄,其中以托鲁巴姆嫁接亲和性强,生长势增强明显,所以生产上应用最多。
(3)及时清理传染源:在田间发现病株后,我们要立即拔除,并带出田外深埋或者烧毁,并对病株周围土壤利用生石灰和杀菌剂进行消毒灭菌处理,以防止病害蔓延。在收获以后,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烧毁或加入生石灰深埋。
(4)化学防治:在正式播种之前,要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浸种2个小时,能够杀灭种子表面病原菌;在定植的时候,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灌根处理,能够预防茄子黄萎病发生。在发病初期,推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间隔10-15天喷施1次,连续用药2-3次,也可以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灌根处理,间隔7-10天灌1次,连续防治2-3次。
[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名农学专业博士,点击右上角可以关注我!每天更新农业种植知识,推广植物高产技术,欢迎大家评批指正!]
转发0评论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