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利用当前农田闲季,建立浙东大白鹅雏鹅温室800平方,从象山县引进了首批5000只“浙东大白鹅”小鹅苗。今年我市将投放1万只小鹅苗,有200多亩稻田尝试鹅稻轮养模式。
一是资源循环利用。农技专家通过编撰轮作手册、下田现场指导、网上视频培训等方式开展一线服务,实现价值链提升,通过鹅稻轮养,每亩水稻可以节本增效5%左右,而且按照每亩水稻田饲养50只大白鹅计算,预计每亩闲田可以增加三千元收入,鹅稻轮养实现“青草养鹅、鹅粪肥田”良性循环。
二是进行抱团发展。轮作模式一旦取得成功便开始向周边农户推广,并通过“大型卖场订单供货+种粮大户组团采购”构建供销渠道,亩均收入比单纯种植水稻增收约8000元,其中甘霖种粮大户过永华这次订了2000只小鹅苗,是养殖大白鹅最多的种粮大户。目前该市10多家种粮大户加盟,辐射零散种植户500余户。
三是提升稻米品种。为确保养殖成功,嵊州有关部门出资帮助建成了两个标准化的育雏室,并专门聘请技术人员蹲点全程指导。大白鹅养殖周期在70天左右,之后便可以在空闲田种植单季稻。大白鹅能吃草,鹅粪可以肥田,减少了肥料成本,增加了土壤肥力,稻米的品质更有保障,一举多得。
转发0评论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