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发生越来越严重?搞清楚传播方式,及早防控有奇效

农学博士教种植

2020-11-29 16:40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智慧农民#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的根部和茎基部,会造成小麦减产10%-70%,甚至直接绝收。小麦感病越早,产量损失就会越大。最近几年,在一些小麦主产区有蔓延趋势,而且蔓延速度很快,一块地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只需要2-3年,危害十分严重。

小麦全蚀病的主要症状

(1)幼苗期症状:对于常年连作的重病田,小麦往往在幼苗期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发病症状。病麦植株稍矮,分蘖减少,叶色变浅,下部黄叶较多,种子根和地下茎变为灰黑色。严重病株一部分次生根也变成黑色。

(2)抽穗前后症状:从小麦拨节到抽穗之前,发病中心病株比健株低矮、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靠近基部一、二节的鞘内部会产生灰黑色菌丝,这时黑根症状更加严重,在重病地出现成簇或点片枯死现象。

小麦全蚀病的传播方式

首先是土壤传播,小麦全蚀病多发于根部和茎基部一二节。在小麦收获之后,大量菌丝体埋藏在土壤中,如果处理不恰当,土壤中的菌丝体就会大量繁殖,甚至直接影响到第二年小麦产量和品质。其次是粪肥传播,菌丝体隐藏在土壤、麦糠和秸秆之中,会随之卷入粪肥,假如不及时进行高温发酵,大量菌丝体就会在麦田中大量传播。第三种是种子传播,有些菌丝体会混入麦种中,随着种子扩散病菌。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措施

(1)深翻深耕,尽量轮作,减少连作:小麦全蚀病一旦发病,土壤表层就会遗留寄居病菌,假如对小麦田进行深翻深耕,就可以把病菌深埋在土层中,有效阻止病菌进行传播。因此呢,耕地轮作是控制小麦全蚀病的一种有效方式,作物轮作务必因地制宜,坚持2-3年轮作一次。

(2)平衡施肥:土壤营养成分对小麦全蚀病发生有极大影响,比如土壤缺氮的田块,全蚀病害发生就十分严重,土壤含氮量高的田块全蚀病发生较轻,主要营养缺乏的小麦田全蚀病害发生较重。所以呢,建议增加有机底肥用量,以有效提高有机质含量,建议多多施用腐熟有机肥。化肥施用要注意养分含量的配比,合理氮、磷、钾的配比,能够有效防止病害蔓延。

(3)药剂防治:首先就是药剂拌种,在全蚀病发病率较高的小麦田,推荐用2.6%适乐时拌种,这种药剂对小麦全蚀病的控制效果较好。其次就是药剂灌根,针对小麦全蚀病发病率较高的麦田,在小麦的返青期,用22.9%三唑酮对小麦进行灌根处理,能够有效防治多种土传病害,并兼治白粉病和锈病等。

[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名农学专业博士,点击右上角可以关注我!每天更新农业种植知识,推广植物高产技术,欢迎大家评批指正!]

 

2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2

农友4416

2020-11-29 17:24

挺好的。知道的有点晚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506

2020-11-29 16:44

看见了,挺好的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