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拱棚西瓜“落棚头遍药”技术指南——科学管理保丰产

宏润农业

2025-04-27 09:48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红姐助农 |

情系三农,服务百姓!大家好,我是小红。从事农技服务13年。红姐助农每天深入田间地头,为瓜农朋友们总结了一套小拱棚西瓜“落棚头遍药”的实用技术方案。此阶段是西瓜从苗期转入伸蔓期的关键过渡期,科学用药可有效预防病害、调控长势,为后续高产稳产打下基础。以下技术要点请务必重视!!!
一、为什么“落棚头遍药”至关重要?
1. 春天温差变化大:落棚后(逐步撤膜),棚内温湿度骤变,易诱发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疫病等高湿病害。
2. 植株抗逆弱:西瓜进入伸蔓期,茎叶快速生长,抵抗力下降,需增强抗病性。
3. 虫害潜伏期:蚜虫、蓟马、红蜘蛛等害虫开始活跃,需提前防控。蓟马、蚜虫等传播繁殖速度很快,会吸食瓜秧嫩尖汁液,传播病毒。

二、施药前准备工作
1. 观察植株状态:确认西瓜已长出5-6片真叶,有一定的着药吸收能力。
2. 调整棚膜高度:根据天气逐步落棚(建议先开两侧通风口,3天后完全落棚)。
3. 清理田间环境:清除棚内杂草、病残叶,减少病原菌滋生。清理间档杂草,耙平,喷施仲丁灵封闭药剂,拉长杂草发生的周期。

三、药剂选择与配方推荐
核心目标:病害预防+虫害防控+增强抗性
推荐方案(每亩用量20升水):
杀菌剂:
25%吡唑icon嘧菌酯悬浮剂30ml、肟菌.戊唑醇(广谱防真菌病害)或 春雷霉素或者中生菌素20g(针对细菌性角斑病和炭疽病)
- 杀虫剂:
- 70%吡虫啉icon可湿性粉剂20g或者噻虫嗪、氟啶吡蚜酮(防治蚜虫、蓟马、)
- 或 5%阿维菌素乳油30ml乙螨唑(兼治红蜘蛛)
- 叶面肥/调节剂:
- 田秀丰智能营养液50g + 芸苔素内酯10ml+磷酸二氢钾50g(增强抗逆性,促壮苗)

注意事项:
- 药剂需二次稀释,现配现用;
- 避免高温强光时段(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施药);
- 不同药剂混配前需确认兼容性(建议先小范围试验)在农技师指导下使用避免产生药害。

四、施药操作规范
1. 喷雾设备选择:使用雾化效果好的电动喷雾器安装扇形喷头确保药液均匀覆盖叶片正反面及茎基部。
2. 施药技巧:
- 行走速度均匀,避免漏喷或重喷;
- 重点喷施植株中下部老叶及地面周边(病菌潜伏区)。
3. 用药后管理:
- 施药后2天内避免浇水;

常见问题解答(红姐支招)
:阴雨天能否施药?
→ 若遇连续阴雨,抢晴天窗口期施药,可适当添加有机硅助剂或者橙皮精油提高药液附着性。
六、后续管理建议
1. 7-10天后二次用药:根据田间情况调整配方,重点防治蔓枯病、白粉病。
2. 合理整枝:及时打杈、压蔓,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
3. 水肥跟进:伸蔓期追施平衡型水溶肥(N-P-K=20-20-20),每亩5-8kg。

红姐温馨提示:瓜好一季收,药在三分巧!科学用药既要“对症下药”,更要“适时适量”。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结合当地农技部门指导)


1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0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