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番茄脐腐病是番茄挂果期间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多见于露地栽培,大棚栽培也时有发生,发生脐腐病的原因有很多种,缺钙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
脐腐病也叫蒂腐病,只危害番茄果实。在西红柿幼果期开始发病,2~3穗果发病严重,发病初期果实脐部呈水浸状暗绿色或暗褐色,果肉失水,顶部扁平或凹陷,有的病斑中心有同心轮纹,果皮和果肉柔软,不腐烂,严重时可扩至半个果面,在空气湿度大时病果有发霉状物。
番茄脐腐病发生规律
1.在我们北方地区,番茄脐腐病多发生在7-9月份,因为在这几个月份外界气温较高,在番茄结果期,植株容易因缺水导致吸水能力变弱而导致发病,特别在连雨天过后突然几天不下雨的情况下也常导致番茄发病。
2.田间土壤氮肥偏多的情况下,植株营养过旺导致土壤缺钙,果实不能及时得到钙的补充也会引发病害。
3.番茄定植后田间施用未完全腐熟的有机肥或是施肥过浓过重引起植株烧根或根系发育不良,影响根系的正常吸水能力,而引发病害。
番茄脐腐病发生原因
1、缺钙
番茄因缺钙出现的脐腐病是很常见的原因之一,缺钙的情况下,植株吸收不到充足的钙素,会引起自身脐部细胞代谢紊乱,控制水分的能力丧失,形成脐腐病。
2、干旱
当田间过于干旱时,番茄生长过程中,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根系吸收能力减弱,传输营养受挫,造成脐腐。
3、多水
和第二点相反,如果大量供水的情况下,由于蒂部细胞膨压过大会导致细胞破裂,细胞内充水,最后怀死。
4、低温
当气温过低时,蒸腾作用相对就减弱,这种情况下,根系的代谢变缓,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下降,影响水分和钙物质的吸收,从而引发脐腐病。
5、氮肥过多
如果田间施用氮肥过多,土壤中氮肥总含量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氮含量也上升,氮肥过浓会影响番茄吸收钙元素,容易出现脐腐病。
1、平衡施肥。定植前施足施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配合使用三元素复合肥等底肥,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避免偏施氮肥,尤其要防止一次性大量偏施氮肥,免得因为氮肥施用过量,影响对钙的吸收。
2、使用石灰调节土壤。对酸性土壤,根据实际PH值决定施用石灰数量,尽量将土壤酸碱度调整到中性或者是弱碱性,增加土壤中钙营养的含量。
3、及时适量灌水。番茄结果期需要有均衡的水分供应,既不能过干,也不宜过湿,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浇水时间和浇水次数。采用覆膜栽培,棚室高温季节种植,覆盖遮阳网。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
4、使用叶面肥调节。在番茄坐果后到膨大期,可喷洒美林高效钙叶面肥,7天1次,连用2——3次。还可以对叶面喷施1%的过磷酸钙溶液,或0.5%氯化钙溶液+15毫升/升萘乙酸溶液。在番茄初花期开始使用,15天1次,连用2次。
转发0评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