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尖”是保护地韭菜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直接影响其商品价值。保护地韭菜“干尖”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⑴有害气体危害。施用碳酸氢铵或未腐熟的有机肥,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如果不能及时通风,易出现韭菜“干尖”现象。
⑵高温危害。保护地韭菜长时间生长在3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又未及时降温调控,加上空气干燥,易造成韭菜干尖枯黄。
⑶施用肥料过多,土壤酸化。如大量施用酸性肥料,会导致土壤酸性过大,造成韭菜干尖。
⑷通风不当。由于通风不当造成“闪苗”。
⑸土壤干旱。土壤过度干旱也会导致“干尖”的发生。
⑹用药不当。初冬发芽期使用农药浓度过大,易导致韭菜叶尖干枯。
针对韭菜“干尖”发生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防治:
⑴尽量少施用含氨肥料,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如果施用,要及时通风排出有害气体,防止气害。
⑵避免过量施用酸性肥料,防止土壤酸化;对于酸性过大的土壤,可撒石灰进行调节。
⑶及时降温和适时浇水,并补充氮肥,以增强韭菜的耐热能力。
⑷控制用药量,尽量少用含锰的农药,使用药剂最好避开韭菜出芽时期,防止韭芽受到药剂伤害。
再说说,应对“干尖”怎么施肥效率最高?
什么时间施肥最有利于韭菜的营养积累呢?
在每年立秋的前五天和后五天之内,最有利于韭菜的营养积累。过早施肥容易引起韭菜疯长,降低植株的抗逆能力,增加倒伏几率,再加上正值高温多雨,更加容易导致疫病的发生,使韭菜烂了棵子。过晚施肥则会因为温度的逐渐降低而使韭菜不能积累足够的营养。
应该施什么样的肥呢?
为了保证韭菜当前的生长需求和今后的营养积累,施肥应掌握“三结合”原则,即速效肥与缓效肥相结合,大量元素肥与微量元素肥相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其中要注意几点:施用豆饼或鸡粪时要充分腐熟,使用商品有机肥要选择优质产品,如奥格特有机肥,微量元素肥要补充全面。
转发0评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