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之下,毫无遮盖的农田里,阳光明晃得刺眼。建德蒲田村,高温炙烤着还未成熟的稻子。抽水机不停灌溉,发出轰鸣——这是今年连续作业报废两台后,新添的机器。
王运想起前一阵,有个60多岁的工人晕倒在抽水机旁,还是有点后怕。邻近几个村子的2000亩土地,全部流转到王运手上。她雇了23个农民来种粮——平均年龄60岁,最大的73岁。
她是“种粮大户”的女儿,也是周边几个村,唯一一个还在做农业的女人。辞职,回家,两次逃离……但如今,她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她替23个农户扛过了每年巨额盈亏的不确定性,也解开了曾有的“种田没有出息”的心结。
两次逃离
两次被爸爸劝回家
在地里长大的王运,从小听到最多的,就是“种地没出息”。2010年,大学毕业,王运留在杭州,在铁路客运中心工作,俗称“铁饭碗”——从职员到见习列车长,像被编排好的每一班列车。
但生活不经意拐了个弯。王运是被爸爸劝回去的。
早在她上大学时,几经流转,家里种植的土地已经有1000亩。土地越来越多,只懂种田不懂管理的爸爸力不从心。爸爸不舍得跟着自己的农民们失业,想带着这些人继续干,他劝王运帮帮他。
王运耳根子软,便辞职跑回家,从最基础的除草开始,从头跟爸爸学种田。一个女生扛着锄头天天往地里跑,肉眼可见的变黑之后,她又“逃”回杭州。
下一个工作,是在最繁华的银泰百货武林店做销售,完全不同的世界,空气里的味道都不一样。每个月到手工资8000多元,她觉得这就是幸福的滋味。可爸爸再一次找到她。一辈子要强的爸爸,用近乎乞求的语气让她回去,帮忙撑起家里一大片田地。
这一次,王运并不是耳根子软,反复斟酌。最终,她决定回去,不仅给父亲帮忙,还要做大、做好,做得“有出息”。
打开心结
种出内心成就感
王运正式接手家里农田之后,做了两件大事:
2013年,她花20万元引进一套智慧农业系统,村里老人听了直呼不懂。但王运坚持引进物联网技术,打造虫情测报站和气象站,对农情实时数据监控,节省人力成本。
第二件事是做品牌,开网店。王运对接了一个淘宝店,试图让自家的大米电子商务化,用这一部分的利润来补贴前期的巨额开销。
前一件事,她做得很成功;后一件,她记得很清楚:第一年只卖5万元,净利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王运对这个数字耿耿于怀。她明白,自己种的米,拼不过传统口碑更好的东北大米,想做品牌太难了。
于是,她试图用旅游来带动农业,请人对农田进行规划设计,打造农耕文化园,引进种植了彩色稻米,光设计费就高达10万元。包括种了一辈子田的爸爸在内,当地没人知道彩色稻米是什么东西。为了能种出自己想要的图案,她自己做图,在田里给水稻画定位线,终于赶在G20杭州峰会期间,在文化园里种出了峰会LOGO,有上万游客来参观打卡,她的文化园也有了起色。
村民朱红英跟着王运的爸爸干了10多年。她记得,那一年,预产期8月的王运,4月份还在坚持下地,“因为我们确实不懂,只能由她先规划好,我们再帮她干活。彩稻的种植时间只有一周,我们都在拼命赶工。”朱红英原先觉得,回家务农是子女最“差”的退路,但王运是她见过“最坚强最能干的女人”。
去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彩稻LOGO也换成了对70周年的献礼;今年,王运又添加三幅农民正在种粮的图画,试图表达种粮的不易,让大家珍惜粮食,减少浪费。
现在,王运卖的生态米,被顾客品出了“小时候的味道”,网店曾在12天里卖掉100吨大米,销售额也从第一年的5万增加到了80万。当她去年以“浙江省十佳农创客标兵”的身份站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时,她知道,这份事业可能“做成了”。那个被人说种粮没出息的小女孩,做出了成绩。
周末夫妻
爸爸和地都离不开她
王运几乎每年都在偿还新的贷款。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王运承认,大部分返乡务农的人都会选择经济作物,再通过互联网的渠道直接从田头到餐桌,利润要远高于水稻,成本也更低。种田,很大程度上是和天搏斗,所以要不断提高技术,去抵抗这种不确定性。于是,王运几乎从未间断过引进新的品种和耕作方式,而这难免与老爸产生冲突。
老爸觉得,自己种了一辈子田,不需要“专家”对他指手画脚;女儿觉得委屈。吵得激烈的时候,爸爸甚至让她回杭州找老公去。
“我们是周末夫妻。”说起爱人,王运流露温柔。她和爱人分居在乡村和城市,爱人在杭州帮姐姐打理公司,大女儿在城里读书;小儿子3岁了,过些年也要送过去。现在,王运成了乡下家里和公司的主心骨——即使争吵,她知道,爸爸已经离不开她了。
她说,家里的工人都已60多岁,招工特别难,更不用说招大学生。王运有些无奈,“好在我爸说了,他今年才56岁,身子骨硬朗着呢,还能再干十年。”
转发0评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