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物包虫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

惠农新政

2019-11-06 15:42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全国犬、牛、羊平均个体感染率降幅达24%、52%、46%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或动物体内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病之一。其中泡型包虫病如未及时治疗,10年病死率达90%以上,被称为“虫癌”。我国包虫病主要分布在西部农牧区的350个县,受威胁人口约5000万,每年因家畜患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30亿元。犬类是终末宿主,人和羊、牛、猪等多种动物是中间宿主,人和动物通过食用虫卵感染。

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指导下,各包虫病流行省区扎实落实家畜包虫病防控措施,不断创新方法,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控制、中间宿主管理等工作,家畜包虫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2013年到2017年,全国犬、牛、羊包虫病平均个体感染率降幅达24%、52%、46%。

规划引领,政策保障。2012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将包虫病作为16种优先防治动物疫病之一。2016年原农业部、原国家卫计委等12部委联合印发《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引领全国包虫病防治工作。从2017年开始,中央财政将家畜包虫病免疫、犬驱虫、扑杀等纳入补助范围,建立了稳定的保障机制。

试点示范,技术支撑。在部分省份实施包虫病防治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依据不同地区包虫病流行特点和不同家畜养殖方式,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模式。强化技术支撑,研发先进适用药物、疫苗和检测技术,提高驱虫药物的适口性,降低实验室检测安全风险,攻克了多个以往包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在四川省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到四川、青海藏区和西藏自治区,总结推广石渠县防治经验,强化部门合作,为各地防控提供很好借鉴。

加强培训,科普宣传。深入基层一线举办防控技术培训班,推广实用防控技术;组织拍摄汉藏双语专题宣传片《格桑花开》,在少数民族地区印制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宣传挂图、小册子;将防控知识印刷到纸杯、挂历等日常生活制品上。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大大提高了农牧民对包虫病危害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农业农村部兽医局)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28

农友1957

2019-11-14 19:20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束宗伟

2019-11-13 03:01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903

2019-11-12 05:54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903

2019-11-11 05:1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520

2019-11-11 00:4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022

2019-11-10 20:33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周核力

2019-11-09 07:33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700

2019-11-07 17:17

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316

2019-11-07 16:1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蒋天祥

2019-11-07 09:35

动物包虫病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江永何永丽

2019-11-07 09:3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肖光明5704

2019-11-07 09:13

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周核力

2019-11-07 07:51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657

2019-11-07 07:10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917

2019-11-07 07:0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张学军.

2019-11-07 06:1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046

2019-11-07 06:1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820

2019-11-07 06:15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639

2019-11-07 01:31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赵玉桃

2019-11-06 22:44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0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