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各时期的管理特点,超详细

晴耕农业

2022-05-17 08:20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一)播种至出苗种子必须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充足的氧气条件下才能正常发芽。种子吸水量达风干种子重的35%~37%时即可发芽,一般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时已能满足玉米种子发芽需要。土壤持水量过少种子不能发芽出苗,过多特别是渍水则容易烂种。播种若过深,土壤板结或下雨淹水,造成缺氧,影响发芽。玉米出苗后至三叶期,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就利用完了,生产上叫“断奶期”,故三叶期是玉米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智慧农民# 
 
(二)出苗至拔节(苗期)此期玉米植株较小,吸收氮、磷、钾营养总量相对较少,但这期间全株以根系建成为中心,同时增加叶片,分化茎节,体内代谢活动也十分旺盛,这就要求有充足的肥料和良好的光照条件。苗期玉米对环境的要求可以用抗旱、怕涝、较耐冷来概括,此期适度的干旱不但不会影响产量,还有利于促根下扎,提高中后期抗旱抗倒能力,具有“蹲苗”的效果。


 
(三)拔节至抽雄(穗期)拔节是玉米一生中又一个重要转折点。开始拔节以后,植株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在这期间,根、茎、叶旺盛生长和建成;雄、雌穗分化十分强烈,至抽雄时,雌穗迅速增长,雄穗发育成熟。
 
穗期是玉米一生中发育最快的时期,器官间养分争夺十分激烈,群体与个体矛盾日益突出,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因此生产上又将穗期分为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和孕穗期。


 
据科学研究结果,亩产400公斤的玉米从拔节至抽雄需25天左右,平均每天吸收氮201.5克、五氧化二磷104.4克和氧化钾285.7克,以满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需要。与苗期相比,穗期喜湿、怕旱、怕风。如果大喇叭口期水分不足,雄穗不能正常抽出,则造成“卡脖旱”。抽雄前后,茎秆柔嫩多汁,易倒折,特别是植株高大的杂交种,大喇叭口期应适当培土。
 
(四)抽雄至吐丝雄穗抽出后,营养器官停止生长,到吐丝时所有叶片都已展开,根干重达最大值,节间最大。雄穗抽出2~5天散粉,持续7~10天。雌穗中下部花丝最先抽出苞叶,同一果穗上自花丝开始露出到全部伸出需5~7天,其生活力可维持20天左右。此期玉米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怕高温干旱或连日阴雨,低于18C或高于38C,雄穗便不能开花散粉。高温、干旱会缩短散粉时间,降低花粉或花丝生活力,使授粉不良。遇上下雨,使花丝上花粉易于萌发的物质被冲洗掉,对花粉发芽、生长不利,在生产上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减少损失。
 
(五)吐丝至成熟根据籽粒生长发育的特点,可将此期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即籽粒形成期、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
 
1.籽粒形成期从受精开始,约需15天,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短一些,是籽粒充水阶段,籽粒含水量达80%~90%。此期是决定受精小花成粒率的关键时期,若干旱或光照不足,每穗粒数明显减少。
 
2.乳熟期为受精后15~35天,大约持续20天,晚熟品种25天左右。此期间最大的特点是灌浆速度快,单株平均日增重达7克,高者达15克以上。全期积累的干物质约占成熟时的70%,是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这时若水肥足、光照强、温度适宜,可提高灌浆速度和粒重,增加粒数。


 
3.蜡熟期一般持续7~10天,结束时籽粒顶部变硬,出现固体与乳浆交界的“乳线”,并随着籽粒缩水成熟,“乳线”不断向基部移动。该期积累的干物质占粒重的15%~20%。
 
4.完熟期一般持续7天。此期籽粒继续缩水,最后“乳线”消失,出现“黑层”,粒重达最大值;果穗苞叶枯黄、松散。
 
吐丝至成熟期要求最大叶面积指数稳定时间长,叶片衰老慢,成熟时仍“青枝绿叶”。此期玉米植株既怕寒冷(秋玉米),又怕高温(春、夏玉米),温差大一些有利于提高籽粒灌浆速度,减少呼吸,增加粒重。日均温20~24C时,灌浆速度最快,超过25C或低于20C时,速度缓慢;低于16℃时甚至停止灌浆。故生产上应结合当地常年温度变化情况来选择品种和播种期。
1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7

梅钰

2022-05-18 17:14

老师如果能附上植保方案就更完美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513

2022-05-17 22:16

老师讲的真好赞赞赞赞赞赞赞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海锦鲤

2022-05-17 17:15

优质玉米品种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298

2022-05-17 15:21

老师讲的很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003

2022-05-17 09:41

6666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云南景谷

2022-05-17 09:13

加强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913

2022-05-17 08:56

值得我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