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但却管理着8万亩的农场,谈论着互联网、北斗导航、大数据、智慧滴灌等前沿话题。采访中,昌吉市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腾飞农场场长郭东的形象,让记者不禁将他与“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联系到一起。
无论从我国目前大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来说,还是从农村人口逐步城镇化造成农业劳动力短缺的现实来看;无论从推进耕地三权分置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重大制度调整来说,还是从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来看;无论是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来说,还是从农产品消费者对安全、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要来看,各方力量正在催生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说,一个崭新的农业时代将由此开启。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有最高明的演奏师才能用钢琴演奏出最动人的乐章。这就要首先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无疑,这需要大批量的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具体来说这种职业农民应该是懂得现代农业高科技以及懂得计算机知识、传统农业技能、农业经营与营销的复合型人才。
新型职业农民的人才来源在哪里?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都在500万人以上,并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显然,人才的来源并不缺乏,现在最需要做的是改变高校毕业生一味只想进大城市的就业取向。这需要全社会转变观念,认清“职业农民”这个概念。有学者认为,“职业农民”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农民”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被赋予的身份。“身份农民”与“职业农民”的差别在于,前者基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最多只能勉强养家糊口,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后者基于现代的组织化生产,可致富奔小康,承载的是干事创业的人生梦想。只有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农业农村也是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职业农民”也是令人尊敬的职业,才会有更多的高层次人才甘心去当“职业农民”。
其次,要解决好“怎么种地”的问题。现代农业实行的是规模化、组织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这就需要有与之匹配的组织方式。这种组织方式无疑就是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场等新型经营组织。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有序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积极支持新型经营组织的发展,让“职业农民”有充分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空间。 只有解决好这两个现代农业的关键问题,才能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转发0评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