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疫情当前,立春已过,春耕在即。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宅家不出门”的防控措施,夏邑县农广校创新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对全县农民广泛开展春季大培训。做到抗疫不停学,增强生产技能,提升抗疫战斗力,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使广大农民做到疫情防控、农业生产,确保农业丰产,农民增收。
一、转变观念,精心组织。由于疫情的突发,传统的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不能正常开展。夏邑县农广校班子认真研究决定,在完成县委政府部署的疫情防控任务的同时,不能懈怠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要充分发挥农广校农业远程教育手段和资源的优势,开展线上的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2月2日,召开夏邑县春季农民线上大培训动员会议,发布《夏邑县农广校致全体学员的倡议书》,对动员农民在线学习进行具体部署,以便让更多的农民知道上哪儿学、怎么学、学什么等,增强农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农民在线学习取得实效。利用疫情防控宅家蜗居时间,做到防疫不松劲,春耕复耕不耽搁,个人防护和农时生产两不误。通过管理平台、微信群、电话等方式监督学习状态和效果,并定期进行通报,切实保证在家“学习效果不打折、学习进度不落后。”
二、适应形势,充实内容。摸底调研农民疫情防控和生产需求,合理制定培训内容、课时要求和考核标准。充实课程资源,合理配置专业。针对疫情,以做好疫情防控为重点,发布疫情防控信息,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系列等培训课程,提示注意事项,教会农民如何做好当前的防疫。贴近农时,以我县小麦、拱棚西瓜、温棚黄瓜、中药材等主导优势产业为主,遴选、制定线上远程生产技术培训内容,发布《当前小麦春管的重点》、《认真防范瓜菜幼苗发生冻害增设疫情防控知识》、《当前蔬菜管理技术要点》等技术资料,教会农民如何搞好当前春季农业生产。注重及时更新完善线上培训内容,确保农民学有所需。
三、结合需要,精选师资。农广校全体办学人员广泛参与转发信息,倡导线上学习;专业教师在搞好防护的基础上做好跟踪服务和线上指导服务。同时,还邀请专家教授、省市科技特派员和“乡土能人”强强联合,参与线上助农,保证教学水平。搞好资源整合和共享,提供充足的优质课程资源。联系协调中科院郑州果树所西瓜专家何楠、草莓专家周厚成、合肥蔬菜研究所王凤辰、河南农职院专家教授常介田、朱金凤等高技能人才纳入线上培训师资库,开展线上视频直播授课。组织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讲师李存义、王红战等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名师授课,将线下课程“原汁原味”地搬到线上。
四、优化方法,形式灵活。依托广播电视、互联网技术,开展在线学习、电视收看、收听广播和电话咨询。登陆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科讲堂》、下载“云上智农”手机APP、微信群、QQ群、抖音和快手小视频等平台现场授课,开展在线直播、视频录播、实时互动、教师答疑、分散教学等形式灵活多样的课程培训。开通热线电话,通过拨打农民大培训热线电话(0370-6212326),由高级农艺师在线答疑解惑。与夏邑县电视台办好《农民之友》、与夏邑县广播电台办好《农广之声》,引导农民及时收看,在线学习春季管理课程。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大培训进度和培训质量,实现防疫充电两不误。
五、全面覆盖,服务到位。为确保学习效果,组织办学人员根据线上培训特点,动员引导广大农民通过在线答疑、留言回复、电话咨询等方式及时解决培训中问题,对于需要实际操作的,进行视频交流和点对点指导及跟踪服务。由于农广校全体办学人员积极推进,利用的电视、广播、微信群、微信朋友圈覆盖面广泛,确保了服务的覆盖面,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学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和技术,以积极应对当前防疫、春耕备耕工作两不误。
“云端学习,不负韶华”。疫情当前,不必恐慌;产业路上,农民教育始终相伴;抗“疫”战中,农民大培训永不掉线。夏邑县农广校开展线上大培训将会带给农民无限的底气气,让他们燃起无穷的斗志,在希望的田野大有作为。
供稿:夏邑县农广校
编辑:张伟 赵路钰 审核:张传红
投稿邮箱:sqsnyj@126.com
转发0评论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