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白粉病是大棚草莓常发病害之一,它属于空气传播型病害,寄生能力又强,适宜条件下易大面积爆发。
入冬以后,低温寡照天明显增多,为该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温度偏低、棚内相对湿度大时有利于孢子不断产生,反复侵染,致使该病暴发成灾,各位果农朋友们应注意防控。
田间典型症状
叶片白粉病初期症状
叶片白粉病中期症状
叶片白粉病后期症状
叶片受害:初期生成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叶背上发生量更大;中期时随病情加重,多个病斑相互汇合,白粉密布,叶缘逐渐向上卷;后期病斑转为红褐色,叶缘萎缩、焦枯。
花器受害:花瓣变为紫红色,不能开花或不能完全开花;花萼感病后萎蔫,影响授粉,幼果不能正常膨大而干枯。
叶柄白粉病
果柄白粉病
叶柄、果柄受害:常可见病部覆有白粉,随病情发展向外扩展。
幼果白粉病
成果白粉病
果实受害:最明显的特征是着色白粉,幼果期感病果实硬化畸形,影响着色;成果期感病失去光泽,无商品价值。
发病过程详解
草莓白粉病病原菌的生活史 资料来源:杨俊誉
①病菌在寒冷地区以子囊果随病残体越冬,也可在大棚内越冬。温暖地区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危害越冬或越夏,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②草莓白粉病病原菌的生活史包括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无性世代发生在每年的4~8月;有性世代一般在8月份至次年的3、4月份左右。
③从发病时期来看,10月上中旬为初发期,12月下旬进入盛发期,至翌年5月均有发生。
④菌丝体或分生孢子萌发以后不必借道伤口,可以通过气孔或直接侵入进寄主器官的表皮,所以叶片感病时叶背发病较重。
发病规律探究
品种:明宝、甜查理、吐德拉、全明星等草莓品种高抗白粉病;连童、明旭、枥乙女等表现为中抗白粉病;章姬、达娜等品种表现为中感;丰香和红珍珠等则表现为高感。
气候因素:该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在干湿交替情况下,常使白粉菌菌源大量流行。光照差时,如遇连续阴、雨、雾、雪等少日照天气,十分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植株状况:连作、未及时摘除老叶和病叶、偏施氮肥、植株嫩绿、栽植过密的发病重。
关于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农业防治:选种抗病品种;在定植缓苗后至扣棚前,摘除老、残、病叶,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水肥管理上控制氮肥用量,可以用含腐植酸、海藻酸的海精灵生物刺激剂结合平衡型水肥淋水或滴灌,起到均衡营养,提升抗逆能力的作用;覆膜后在太阳出来时要及早揭膜,长期阴雨时也要排湿,保持棚膜洁净,有条件的阴雨天可通过补光来增加光照;冬季夜间注意保温,维护草莓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 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可选用活土君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喷雾防治,每5~7天一次,连续防冶2~3次。
化学防治:花前用保护性杀菌剂如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预防;开花期不宜喷雾,可改用硫磺熏蒸,阴天低温时可连续熏蒸;果期可选用醚菌酯、唑醚·氟酰胺、醚菌·啶酰菌、苯醚甲环唑+醚菌酯等,注意水打足,叶的背面和芽的空隙间都均匀着药,打药时可配上安透等助剂,提升展着性。
本文由农业助手团队编写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农业助手,且勿修改文章内容,修改必究!
转发0评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