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剪原则上是所有果园栽培技术中最难以用文字来描述的一项操作技能。当一位种植者没有经历过果树生长的过程,或者说感受过果树的修剪反应的话,原则上确实是比较难以理解果树修剪操作中的一些措施。然而在现实中,果树对于修剪的反应又极大地受到管理措施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个果园中是没有二株完全一样的果树,当不同的树体,按一种修剪的要求进行修剪时,就会出现需要进行操作者自己调整的方面,这就是修剪的难点。
由于每一个人对果树修剪的理解不同,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中各种各样的修剪偏好和理论。因此理解果树枝条间的关系,能够更有效地理解修剪的要点。
1、从属关系。对于阳光的竞争是枝条生长的动力,避免枝条竞争的最有效手段去培养具有领导枝,领导枝能够很好的领导整个枝组生长时,即保持良好的从属关系时,此时养分分配最具有效率。为此在果树的整个生命时期,须注重枝条的从属关系,正确地形成果树,树干、一级枝、二级枝、三级枝以及其它各级枝,应有从属关系。也就是高级的枝条,应细于低级的枝条,而一级主枝应细于树干约一半,而二级主枝应细于一级主枝的一半左右。换言之,领导枝延长枝要比结果枝要粗。这种从属关系,就是要用修剪的方式来控制,使高级枝归属于低级枝,只有当枝条有从属关系时,才能形成枝条相互间良好的生长关系。如要避免的是留过粗的结果枝,以及选择过细弱的领导枝,或反之,则会使得从属关系被打破,从而引发竞争,浪费养分。
2、等级关系。枝条的等级是抽生先后的关系,在本文开头所说,当枝条的等级达到7-8级时,一般果树都达到了极限。这种等级可以看成是枝条上再抽枝条的次数,一般主干为一级,主枝为二级,副主枝为三级等。随着等级的增加,其从根系中所获得的水分和养分需要经过更多的枝条,运输途径变长,生长势就会变弱。当树的等级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再抽生枝条就会变得很弱,会使低级枝上抽生枝条来代替这些等级过多的枝条,这种情况下,结果树的生长会呈现无序状态,也就是说前面的从属关系会被打乱。为此需要通过修剪维持在一定的枝条等级,以保持较好的生长势。在栽培上常见的是幼树因为树不够大而生长旺,原因也在于枝条等级都比较低,生长势就强,过强的树势不利于结果和品质提升。大部分果树当达到7-8级的枝级时,当树势就变得中庸并向弱的方向发展是有利于结果,但维持一定的树势能够获得更好的产量与品质。因此对于每一种果树来说,保持良好的枝条等级,是结果树修剪的重要内容,在操作中往往去除6-8级的较为衰弱的枝条,适当的在5-6级枝上发生枝条,以完成枝条等级的稳定与更换,以达到持续结果的目的。
3、高低关系。当枝条的位置较高时,往往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顶端优势),因此在果树修剪中,当某根枝条较弱时,可以通过让其保持较高的位置,而压低其它枝条的高度,从而使相对较弱的枝条获得相应的生长势,来达到加强生长的作用。在修剪中主要用在延长枝(领导枝)要处在同一根主枝中最高的位置,以保持其最强的生长势,对于一棵树来说,各枝的高度要相对一致,如果枝条有强弱之分,原则上强枝应适当地低一些,而弱的可以适当地高一些来调节。
4、直斜关系。直斜关系可以看作是枝角的生长状态,直立还是斜生,或者说可以看到是枝条生长的开张角度。一般来说,小于45度的称之为较直立,大于45度的称之为较开张。对于大多数果树来说,45度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枝条扩展的角度。枝条的角度在前期相对比较重要,在后期可以通过直斜来适当地调整生长势,比如当枝条角度过大时,可以通过剪口顶向朝向向上以减小角度而进行生长的增强等。
上述所谈及的枝条间的关系,其中后面的三种可以看作是从属关系的几种特殊类型,修剪的核心还是要理顺从属关系,当每一根枝条都处于自己适合位置,并获得合理的资源时,自然也就达到产量以及质量的理想的效果。
感谢阅读。
转发0评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