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广播网沈阳4月6日消息(记者徐志强)日前,抚顺洁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数百个铝合金无缝气瓶正排队发货。“如果不是沈抚新区管委会及时提供了200万元纾困基金,我们不会这么快步入正轨。”企业负责人张涛说。
同心山成玉。在春意盎然的辽沈大地上,各级政府正与企业一同发力、共渡难关。
复工复产,难度不小。尤其是特殊时期,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涉及交通、金融、财政、税务、用工等多个方面,必须统筹兼顾、系统谋划。一个多月来,辽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深入调查研究,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若干意见》、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第5号令、第6号令、第7号令,以及《企业复工疫情防控指南》《辽宁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辽宁省文化和旅游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20条》等多个文件,搭建起涵盖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的全链条、全要素政策保障体系。
为企业纾困解难,贵在及时精准、适用有效。在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迅速行动,创新方式方法、细化工作举措,在提高针对性、契合度上下功夫。减负降费方面,省发改委下发通知,要求阶段性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省人社厅等部门阶段性减免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部分。资金保障方面,省财政从五大方面加强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力度,向23家企业发放7亿元优惠贷款。快速审批方面,省营商环境建设领导小组推出12条举措,为企业开辟应急审批绿色通道,对重大项目实行“容缺审批”。保障安全返岗方面,辽宁开通专线通勤服务,并对农民工提供“专人、专车、专厂、专线”直达式运输服务。各市、县(市)区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化具体化,打通“最后一公里”,提高政策到达率,让企业真正有获得感。
企业需求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只有密切关注、持续跟踪,才能真正做到一企一策、一项一策。各地区因地制宜,主动作为,将问题逐个击破。沈阳市全面推行“一对多”领导帮扶机制,为企业提供配套保障。大连市开发并上线企业复工复产服务管理系统,降低企业审批压力。鞍山市“专人专企”全力帮扶特色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对疫情。朝阳市深入县区重点企业调研指导,落实稳岗补贴1000余万元。同时,我省派出8300多名“项目管家”深入1.8万多个企业和项目,实行“店小二”式贴身贴心服务,努力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迅速。截至目前,辽宁已有9个城市复工率超90%。
转发0评论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