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美丽乡村需要美丽经济的源动力

东方城乡报

2018-09-19 01:43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如何破解农村“人老、房旧、环境和基础设施差”,农业面临“传统农业增产增益低,面源污染重”,农民“增收乏力”等瓶颈,是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而夯实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基础,确保创建成果的可持续发展,则必须把导入农村“美丽经济”动力源放在首位。对此,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跳出传统农业模式,扩大优势种养业的增产增效。传统农业的增值已接近“天花板”,在完成刚性的“粮食、绿叶菜”生产基础上,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重点应放在高附加值农业生产上,如循环种养优质稻米、优质蔬菜、优质鲜果,如奉贤黄桃蜜梨、嘉定葡萄等,还有各区引种的火龙果、车厘子、树葡萄等。


 

突出国际大都市郊区特点,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上海是一个特大城市,人口众多,优质农产品和优美的农村环境可以成为城市居民提高生活品质的基础,城乡互动促进郊区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如由卖稻谷向卖稻米、卖稻米制品如糕团转变,吸引市民、尤其是青少年体验手工制作糕团点心;在黄桃鲜果销售的同时制作果脯、桃核;淘汰老桃树制作根雕,制作黄桃面膜、黄桃点心,开启桃文化文创、民宿业发展,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激发“三块地”改革活力,释放沉睡资产红利。在奉贤区农村,居住着老人和外来人员占比70%以上,大量宅基房空置。利用流转承包田集体经营的条件,在农民自愿基础上,利用流转宅基地,通过翻新改造,打造田园综合体,发展民宿和乡村旅游,引入文创企业和企业总部。如奉贤南桥镇六墩村农民宅基房流转试点项目,使农宅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每户流转宅基房租金收入9万元/年,村集体经济组织每户每年增收10多万元。

组织村集体资产抱团取暖,拓宽村级可支配性收入渠道。组建区级或镇级由所有村级集体参与的企业,利用集体资产和闲散资金,收储国有建设用地、集体建设用地,投资优质物业,投资利益有保障的公共服务项目,打造和强化农村集体资产造血功能的新机制。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抓住了“产业”就等于抓住了乡村振兴的“牛鼻子”。而以“美丽经济”为动力支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提升乡风文明,就能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推进本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作者系奉贤区委农办副主任)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