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清涧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把撂荒地复耕复产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来抓,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防止“非农化”,扎实推动耕地撂荒整治攻坚行动,多措并举实现荒地变良田,为农民致富增收扩渠道,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一是强化领导、狠抓落实。坚持将撂荒地整治行动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事来抓,多次召开会议传达撂荒地整治精神,安排部署整治工作,出台《清涧县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施方案》,夯实工作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盯住抓、部门乡镇具体抓的有效工作格局,统筹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广泛宣传、全面动员。通过召开会议、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入户摸底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中、省、市、县惠农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将撂荒地整治工作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保护耕地、恢复撂荒地耕种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激发农民群众种地热情,增强爱惜土地、种好土地的自觉性,引导群众有序复耕复种。
三是精准摸排、有的放矢。扎实开展全县耕地撂荒基本情况调查,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逐村逐户摸清底数,对弃耕撂荒地的承包人、地块名称、面积、四至地界、计划复耕复种方式等基本情况进行逐一登记造册,做到可查询、可定位,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块,为集中整治打牢基础。截止目前,全县共排查撂荒耕地94570.622亩,包括确权耕地撂荒78866.352亩、非确权耕地撂荒15704.31亩。
四是因地制宜、分类整治。在掌握撂荒底子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撂荒原因,紧盯整片撂荒等重点区域,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施“五个一批”整治措施,即加大粮食生产奖励补贴力度,动员群众复耕复种整治一批;改善耕作生产条件,将具备条件的撂荒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一批;因自然灾害等原因损毁的,集中维修恢复整治一批;提升土地流转服务水平,引导农户将撂荒地流转给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整治一批;培育以农机合作社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农户提供托管服务整治一批。
五是严格督查、压实责任。为确保撂荒地整治工作切实取得成效,积极开展流动现场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在整治攻坚中思路清、行动快、力度大、效果好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在整治攻坚中畏首畏尾、四平八稳、打不开局面、不作为、慢作为的单位和个人,造成耕地撂荒现象依然存在的,进行通报批评,取消年终评先评优资格,及时提请县纪委、监委严肃问责处理。
转发0评论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