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来,绵阳市部分地区出现了一般到中等程度的夏旱,全市农作物尤其是大春粮食生产受到了一定影响,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及时组织农技、农机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抗旱服务指导,提前谋划农作物应急改种、补种和晚秋作物生产。
6月27日晚至7月3日上午全市有多轮降雨,经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玉米、水稻、农机等技术专家分别前往涪城区、游仙区、三台县、盐亭县旱情较重乡镇实地查看,多轮降雨过后,大部分地区湿润土层达30厘米以上,土壤墒情明显变好,旱情基本解除。当前春玉米正值籽粒形成期,降雨后预计产量基本不受影响,部分夏玉米受前期旱情影响,生长较为缓慢,降雨后长势有所好转;大部分水稻长势良好,部分受灾较为明显的主要集中在旱情严重、灌溉能力差区域,多轮降雨后已得到一定缓解,后期将加强田间管理促苗壮苗,最大限度减少因灾损失。
为全面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下一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充分利用好此次降雨,抢抓农时和当前土壤墒情,组织农户、种粮大户种植大豆、红薯等适栽粮食作物,尽全力做到种满种尽,确保大春粮食作物应种尽种、不留空地。进一步加强部门协同,会同气象、水利等部门做好会商研判预警,做好农用泵站等设施设备巡查检修,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在粮食产量形成的关键期,集中力量抓好田间肥水管理和病虫草鼠害防治,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来源:绵阳市农业农村局
转发0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