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尖枯病的症状及综合防治

最新技术

2019-09-18 19:02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水稻叶尖枯病在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谷粒。(1)叶片。 初在叶尖或叶缘产生墨绿色病斑,后沿叶缘或中部向下扩展,形成灰褐色条斑,最后枯白。病健交界处有褐色条纹,叶尖易破裂成麻丝状。后期病斑组织里有内生或半内生的黑色小颗粒,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2)谷粒。初在颖壳..上形成边缘深褐色斑点,后病斑中央变灰褐色,病谷秕瘦。

该病症状与白叶枯病相似,但白叶枯病病斑前端叶脉附近常有断续失绿的黄色斑块。此外,水稻叶尖枯病病健交界处有一条明显的深褐色分界线,这也是区别与白叶枯病的重要特征。

 

防治

(1)加强种子检疫,防止传入无病区。

(2)选用抗病品种,粳稻较籼稻抗病。高秆的和叶长披软品种较感病。籼稻中的扬稻3号、4号,3037,南农3005,兴籼1号较抗病。

(3)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和硅肥。分蘖后期要适时、适度晒田,生长后期干干湿湿。栽培不可过密,降低田间湿度。

(4)药剂防治。药剂处理种子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0~ 500倍液浸种24~48小时、40%禾枯灵可湿性超微粉250倍液浸种24小时,效果良好。在水稻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发现中心病株后选用40%多菌灵胶悬剂40ml或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60~ 75g。每667m^2对水60L喷雾。40%禾枯灵还可兼治稻曲病、云形病、鞘腐病、紫秆病等真菌病害。

 

发病规律

品种因素。杂交稻发病最重,常规稻籼稻较轻,粳稻及糯稻很少发病。(2)气候因素。暴风雨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发病适温25~28°C,低温、多雨、多台风有利于病害发生。暴风雨后,稻叶造成大量伤口,病害易大发生。(3)发病期。拔节至孕穗期形成明显发病中心,灌浆初期出现第个发病高峰。 (4)栽培因素。施氮过多、过迟,发病重,增施硅肥发病轻。分蘖后期不及时晒田,积水多,发病重。田间密度大,发病重。

 

侵染循环

(1)越冬。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和病颖壳内越冬。(2)侵入。老病区以病残体为最重要的初侵染菌源,稻种带菌率虽低,但对新病区传播病害起着重要作用。带菌杂草也是初侵染源之一。 越冬分生孢子器遇适宜条件释放出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至水稻叶片上,经叶片、叶缘或叶部中央伤口侵入。

 

作者:何经海

0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

张春容

2019-09-18 20:29

做什么都要专业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