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病害常常会对苹果的商品价值造成很大影响,甚至直接失去商品价值,这是每个果农都不愿意看到的,眼看果实要成熟采收了,随着果实病害的发生,果实产量和质量都会有所降低。
而苹果红点病就是这样一种病害,它在果实表面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褐色病斑,有的是在脱袋后,向阳的那一面出现,这些红点不扩散,不凹陷,也不会腐烂,就只存在在表面上。发病严重的果园,病斑变大容易发生日灼,直接失去商品价值,给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①幼果期天气干旱,含水量低,生长后期突然降雨,果肉和果皮生长不同步,容易在皮孔处产生小裂口,一开始很难发现,但是摘袋后3-4天,就会形成红晕。同时,生长期内大量降雨,会造成果实过分湿润,一些喜欢高湿环境的病菌就会伺机而动,引发病害发生。
②果农为了节省成本,选用价格比较低的果袋,内袋为纸袋的果袋很容易被水浸透,使病菌入侵,同时袋内小气候高温高湿,就会造成病害发生。
③栽植过密,枝叶过密,果园内通风透光差,田间湿度过大,喷药喷肥也不能直接到位,为病虫害滋生创造了适宜环境,导致发病。
④管理粗放,水肥不均匀,氮肥过量;没有合理疏花疏果,导致果树负载过量,果树不够强壮,抗病性差,也容易导致发病。
①果实采收后,对全园进行一次清扫,扫除枯枝烂叶,杂草,剪除病虫枝,集中深埋,减少越冬病菌数量。
②选择抗病品种,保持合理的栽植密度,起垄栽培,雨季提前疏通排水沟,尽快降低果园湿度,打破病菌适宜发生的环境。
③尽量不用纸质果袋,选用优质的蜡质果袋,可以防止被雨水浸透,减少病害发生。套果袋时,按要求规范操作,封严封口,避免雨水进入。
④多施用有机肥,合理搭配氮磷钾肥,根据土壤实际情况施用中微量元素肥,同时,保持水分到位,避免果实膨大太快。幼果期,采收前,结合喷药,喷施钙肥3次,也可以树干涂钙肥2-3次。
⑤及时修剪,减少郁闭,改善果园通风透光,增加光照,降低湿度。合理疏花疏果,保持合理负载,避免造成树势衰弱。
⑥果实脱袋前后,各喷一次扑菌灵 ,扑海茵,减少红点病发生。也可以在摘袋前一周,叶面喷施甲基托布津,预防摘袋后红点病发生。
转发0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