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黄瓜黑星病属于一种真菌性病害,其病原元凶就是瓜疮痂枝孢霉。不仅侵染黄瓜,同时也危害甜瓜、南瓜、西葫芦、冬瓜、节瓜等多种瓜类作物。因其导致的黑星病,一旦发生,危害大,防治不易,已经被许多省市列入农业检疫性病害。田间黄瓜感病品种的病瓜率可以达到50%以上,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那么,在黄瓜栽种过程中,瓜农又该如何预防黑星病的发生呢?
黄瓜黑星病的田间症状
幼苗染病,子叶上产生黄白色圆形斑点,子叶腐烂,严重时幼苗整株腐烂。嫰茎染病,初为水渍状暗绿色梭形斑,后变暗色,凹陷龟裂,湿度大时长出灰黑色霉层。卷须染病,则变褐腐烂。叶片染病,初为污绿色近圆形斑点,穿孔后,孔的边缘不整齐,略皱。幼瓜受害,病斑处组织生长受到抑制,会引起瓜条弯曲、畸形,病瓜暗绿色,有凹陷疮痂斑,后期变为暗褐色。
黄瓜黑星病的传播条件
黄瓜黑星病的病菌会在田间或土壤中越冬,成为来年的最初的病原。黄瓜黑星病主要从叶片, 果实和茎蔓的表皮穿透,该病菌随着温度变化15度-30度或当湿度高达90%的时候是该病最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露天该病的发生降雨量以及降雨的天数有关,如降雨量过大或次数过多,田间湿度过大可以诱发该病大面积发生。
黄瓜黑星病的防治措施
1.注意种子处理
要选用抗病的品种,而且还要选用无病的种子,在对种子进行处理的时候,可以用50度的温水浸泡种子半小时左右,然后取出来冷却,进行催芽播种,也可以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种子进行拌种,这样之后再进行播种。
2.加强田间管理
病害发生区实行与非瓜类作物3年以上轮作,勤中耕除草、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膜下暗灌浇水、科学控制温度湿度;合理密植并及时通风,当黄瓜植株长到30CM高时要进行吊蔓,同时除去卷须,除8~9节外,其它的子蔓在现瓜后两片叶摘心,这样可以增加田间的透风透光性;减少叶面结露,抑制病菌萌发侵入寄主,彻底清除病残体和其它杂物,集中堆沤或焚烧。
3.合理药剂防治
黄瓜患了黑星病在发病初期要尽早喷药治疗,对于少量的病株要及时拔除,防止病害的蔓延,喷药一定要早,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理时机。患病初期可以喷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70%代高乐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0%克星丹500倍液,可以每7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喷药的时候可以任选两种药剂进行交替使用。
转发0评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