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棚里长出群众致富梦

种植行家

2020-02-04 17:00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赵美娜是莱西市南墅镇河里吴家社区荆家村人,荆家村地薄粮少,村里长期靠天吃饭。2010年开始,赵美娜带领乡亲们种植大棚新品种葡萄“藤稔”,从大棚建设、技术指导、经营管理,赵美娜无不亲历亲为。如今,村庄已经发展大棚3000多亩,年收入1500万元,客户遍布全国各地。


 

葡萄种好了,荆家村富了,赵美娜并没有满足。经过考察,她在村里建立起“香菇基地”,引进高端香菇品种“女王一号”。“形似伞状,颜色饱满,周围略微泛黄,菌丝排列整齐……”记者看到这种香菇,模样甚是诱人,摸起来肉质更加厚实饱满,闻起来菌香扑鼻。

“这个大棚是我的‘试验田’,之前一直在韩国、日本、美国的基地种植销售,想着在老家种种试试,没想到很成功,种植4个月总共收了9000斤香菇,每斤15元的价格,仍然供不应求。”赵美娜介绍,“女王一号”香菇有别于市场上的普通香菇,原因在于菌种和菌棒。“菌种是国外进口的,菌棒是栖霞的苹果木,发出来的香菇个大,肉质饱满,口感更好。”赵美娜说,这种香菇在国外主要用来提取香菇多糖,制作抗癌、防癌的药物,在国外均价卖到50元/斤。赵美娜认为,好东西不愁卖,那为什么不在国内试试呢,她当即就想在老家“小试牛刀”。

2019年,大棚建起来短短四个月里,香菇收益可观。“这个大棚共有8000个菌棒,为了保证香菇质量,每个菌棒出菇量控制在1—1.5斤,去除菌棒成本,每个菌棒能挣10块钱。”赵美娜说,建设大棚总共投入8万元,四个月的时间,就回本了。去年她的香菇刚种出来,只是在朋友圈和亲友之间进行了分享,许多人就慕名而来,供不应求。目前,从最初的一个实验棚,扩展到现在的四个棚,年产达到20多万斤,收益近200多万元。她的“香菇基地”建成后,来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她对来访群众非常热情,认真答疑解惑,很多村民在她的影响下,都开始尝试香菇种植。

赵美娜说:“每次村里的老百姓遇到问题,我都耐心地指导他们,我想不仅要带领一个村老百姓致富,更要带动周边几个村的老百姓一块儿富起来,让我们的农村真正振兴起来。”她说,她有一个“致富梦”,带动村里老百姓一起推广种植,夏天荆家村葡萄收完,秋天就进行香菇种植,老百姓就能多一条致富路,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

13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95

蒋天祥

2020-02-08 11:48

日子越来越好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李巨台农友2564

2020-02-07 15:07

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李媛农友6098

2020-02-06 16:40

榜样的力量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昶瑞

2020-02-06 09:33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220

2020-02-06 09:2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习高飞

2020-02-06 08:27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229

2020-02-06 07:12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752

2020-02-06 00:3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李启华农友8564

2020-02-06 00:30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144

2020-02-05 22:21

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467

2020-02-05 21:22

不错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591

2020-02-05 15:5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475

2020-02-05 15:4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449

2020-02-05 13:1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刘萍15839213955

2020-02-05 11:47

丰收的喜悦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凤舞山野

2020-02-05 10:26

好样的!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568

2020-02-05 09:58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951

2020-02-05 09:37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6886

2020-02-05 09:35

劳道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种植大王农友8144

2020-02-05 09:2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3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