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查看产业发展、到农户家中走访……从北京回来后,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渝北区统景镇党委书记缪璞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干部当‘自家人’。”7月6日,缪璞告诉记者,他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用心用情用力把乡村建设好、发展好,让村民过上更加富裕的日子。
用心 帮好资源找“婆家”
在调任统景镇之前,缪璞曾先后担任渝北区木耳镇镇长、党委书记。期间,他探索的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让木耳镇在两年内消除了“空壳村”。
龙潭子彭家大院位于木耳镇金刚村,拥有300多年历史。2015年,缪璞刚到镇里时,这里还是个破败的老院子,因为不通公路,院子原来的60多个居民陆续搬走,只剩下两位老人留守在家。
“找不到企业前来投资,好资源都浪费了。”金刚村村支书石元介向他抱怨。
“家有‘俏姑娘’,何愁无‘婆家’。”缪璞带领大家把全村1460亩土地全部集中起来,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立了村集体股份公司,同时整合相关政策资金,对彭家院子及周边河道进行整修,还打通了一条景观大道。
龙潭子变了样,搬走的村民陆续回来了,投资商也主动找上门来。这几年,依托彭家大院,金刚村在龙潭子一带发展起农文旅融合产业,不仅以村集体股份公司的名义开办了民宿,还带领村民发展起200亩柑橘。
去年,金刚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0多万元,带动入股村民户均年增收2000余元。
用情 和群众换根板凳坐
2019年,缪璞被调至统景镇担任党委书记。此时,恰逢渝北区大力实施“双十万工程”,即依托土地治理和宜机化整治,在渝北农村新建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生态林,优化粮经作物结构比,提升森林覆盖率和土地利用效率,统筹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实施土地宜机化整治的头一关,就是打破传统地界,让闲置地连成片。缪璞决定将木耳镇的经验嫁接过来,通过入股,将土地集中起来搞三社融合发展,然而一些村民不愿意,项目还未开始就“卡了壳”。
江口村村民刘伦泽便是其中之一。“老刘,土地入股后便于统一规划、统一发展,村里有了产业,大家不仅可以就近务工,年底还能享受分红。”缪璞亲自上门,算细账、讲政策。
“不管你怎么说,反正我不得同意!”刘伦泽把头一转,没得商量。缪璞也不着急,慢慢和他拉家常。原来,刘伦泽担心的是入股后会打破地界,减少原有土地面积,怕分红时吃亏。为了打消他的疑虑,缪璞特意带他到金刚村龙潭子走了走,看着当地村民每亩地每年都能拿到1000多元的分红,刘伦泽心动了。
就这样,统景镇土地宜机化整治顺利推进,目前全镇利用宜机化整治的土地,新发展起12000亩柑橘产业。
用力 “民情茶室”为民解难事
“缪书记,产业发展起来了,用水量增加。有时就会间断性停水!”
“我们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
近日,在统景镇江口村“民情茶室”,缪璞将村民们召集起来,现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统景镇共有21个村,缪璞上任以后,在每个村都设立了这样一个“民情茶室”,初衷就是为了收集群众意见。
江口村、长堰村是东河畔产业发展重点村,因饮水管网老化和用水量增加等原因,不时供水不畅,影响950多户村民。缪璞通过“民情茶室”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一方面协调相关部门为群众送水,解决燃眉之急,一方面争取政策资金,对两个村的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升级,让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源源不断流入村民家中。
今年以来,“民情茶室”又成为统景镇“学党史 办实事”的重要载体。党员干部深入村社倾听群众意见、回应群众诉求,并将搜集的问题梳理成清单,经常在“民情茶室”协同相关单位制定解决方案。截至目前,统景镇党委政府已帮助辖区群众解决了道路交通、人饮灌溉、便民设施等40余件急事、难事,辖区村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转发0评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