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农村发展不协调, 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下,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全新思维, 是对长久以来制约中国社会现代化短板问题的集中关注, 对有效促进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这一背景下, 农村现代化与城镇化之间不再是过去“此长彼消”的相互关系, 而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形成一种相互促进、互相推动的新型关系。
近年来, 我国的城镇化取得飞速发展, 但通过城镇化带动农村现代化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反, 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部分地区的农村由于人才流失、土地被占等问题, 反而走向了衰落。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是对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相对缓慢的现状进行的回应, 是针对全面现代化中的“短板”进行重点提升的有效措施。与2012年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到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发展战略相比, 针对性更为聚焦, 精准性更加突出。在这一战略背景下, 农村的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把握这些特征, 将有助于人们正确看待新时代农村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经过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生产力得到了解放, 农村发展开始走上复兴与发展。但长期以来国家推行的“以农补工”政策, 一直将农村放在城市的从属位置上, 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的快速发展。2005年,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部署, 农村的现代化真正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在具体建设中, 一些农村片面追求外在的“新”, 大拆大建, 而忽略了农村的内在发展。2013年, 在浙江、海南等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 指出要“实现城乡一体化, 建设美丽乡村”, 对新农村建设中仅注重外在建设的“面子工程”进行了批判。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新农村建设再到美丽乡村的建设, 农村现代化的问题一直是政府关注的头等问题, 经过近40年的发展, 农村现代化进程得到了有力推进, 但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比, 仍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城镇化相比, 发展缓慢更为明显。
(一) 城乡发展不均衡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国家或地区依靠科技进步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 最终进入知识社会的渐进转变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 是一个包含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村现代化在内同步发展的系统工程。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 应包括城市与乡村全面协调发展, 而不仅仅是城市单一发展, 也不是城市简单取代农村的过程。但在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中, 城镇化发展迅速, 相对而言,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要迟缓一些。
早在2012年,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曾提出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口号。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 更多注重的是城镇化的推进。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16年末, 中国城市数量达到657个,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4%, 比2012年末提高4.8个百分点。[2]城镇化的“单兵突进”事实上是一种不均衡发展的现代化。在快速提升城镇化率的同时, 城市数量的增多以及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 导致城镇化对农村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 强行把农业用地划为城镇建设用地, 导致农业用地过少且不具规模;人口向城市的过渡流动导致农村在劳动力出现不足, 等等。同时, 这种不均衡的发展对城镇化也造成了一定的阻滞。例如, 农业转移人口长期无法落户城镇, 各种保障措施不能有效跟进, 导致城市贫民窟出现;人口的过渡集聚导致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治安问题严峻, 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城乡的融合发展来统筹协调解决。
(二) 农村发展不充分
近年来, 中国农村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6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2万元, 较之2012年年均增长了8%;全国农村承包地流转点击4.79亿亩, 比2012年增加2亿多亩;中高端农产品11.9万个, 比2012年增长了30%。[3]
不容忽视的是, 在许多农村, 从产业角度来看, 农产品的供给质量不高, 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强, 农民增收后劲乏力, 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从基本条件来看, 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民生活条件落后, 农村传统文化逐渐消失。这些问题, 导致我国传统村落正在走向总结。
(三)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整体发展不同步
农业现代化主要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从而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先进的现代农业的过程。近年来, 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带动下, “以工促农”作用明显, 多数农村的现代农业生产已成规模, 基本摆脱了过去人力耕作的局面, 但从农村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 农业的现代化并没有形成全面带动作用, 无论是村落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是农民自身的现代化与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标准相比, 差距依然很大。
美国社会学家阿列克斯·英克尔斯 (Alex Inkeles) 认为, 以往的现代化研究往往只注意了经济的发展, 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观点,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人是一个基本的因素, 只有人的现代化与经济政治现代化发展相适应, 这样的国家才能称之为现代化国家。[4]从这一观点可以看出, 农业的现代化仅仅说明了经济的发展, 而农民和农村整体发展在没有实现现代化之前, 农村的现代化之路仍旧任重而道远。
(四)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2017年10月18日,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主张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实际上是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农村的现代化, 在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在这一战略的具体实施中, 要通过不断完善现有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 在深化土地改革制度的同时, 完善土地承包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明确土地的承包关系, 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 同时要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从制度设计、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等方面综合推进农村的振兴。
二、新型城镇化战略中的乡村关怀
(一) 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关注
农业转移人口, 是指农业人口向农业内部各系统的转移或向农业系统外的其他部门或行业转移。我国农业人口众多, 城市资源过少以及严格的二元户籍制度的现状导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长期以来,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 过多强调农业人口走向城市以便实现其城市化和现代化, 但在政策的扶持方面却做的不够。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向前推动, 截至2016年末,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4%, 而获得城镇户籍的人口仍不到40%[5], 城市中, 有超过两亿的农业人口因为没有户籍而无法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教育和住房政策, 再加上这部分人学历层次不高, 缺乏相应的培训, 在就业方面不占优势。
针对这些问题, 新型城镇化从核心问题入手, 遵循立足国情、因地制宜的原则, 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城镇化重物轻人的思维, 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重点关注农业转移人口的生存、生活、生计问题, 着力提升其能力素质, 提高其平等参与、平等发展能力。
(二) 对农业现代化的关注
农业现代化最直接的特征就是规模农业的大发展, 而规模农业事实上是与城镇化进程相伴而行的。
传统城镇化主要强调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据统计, 2013年, 中国进城务工人员已经突破2.4亿[6],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 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严重的短缺, 再加上农业生产成本逐渐上升, 粮食价格低价位徘徊, 直接导致农业经济直线下滑, 耕地撂荒。这种现象开始呈现普遍化, 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农村人口的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迫切需要通过强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进而缩小城乡差距来完成。新型城镇化的“潜台词”是缩小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差距, 平衡二者的关系。所以, 国家在推动新型城镇化时, 一方面强调要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和社会保障, 另一方面又强调必须同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 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 达到缩小城乡差距的目的。
概言之, 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农村经济与城市发展协调一致的基础上的, 因此, 对农业现代化就有必然的要求。
(三) 对农村发展的关注
新型城镇化提出时, 着重强调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和产城互动等为基本特征, 不单是城市取代农村, 而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和生产聚落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过程。[7]也就是说, 农村社区的发展本身就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统筹需要通过“以城带村”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文明程度的提升[8], 进而实现城乡的融合发展。城镇是某一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中心, 长期发展所形成的政治影响力、经济引领力、文化辐射力和社会服务力均在不断增强。而这些力向农村的延伸可以更好地推动城乡共建、共联和共享, 进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城镇的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科技、养老等公共资源向农民开放, 同时从体制机制上保障村民使用和获得的均等, 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的生活方式。此外, 城镇是区域现代文明的聚集地和传播中心, 可以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学习场地、交流的公共平台和现代文明的融合场所, 从而增强农民的新发展理念、传播新文明成果, 生成新生产方式, 彻底去除封闭、保守、落后的传小农意识, 变成真正的“现代人”。
当农民转化成现代农民, 农业转化成现代农业, 农村必然随之转化为现代农村。这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之一。
三、乡村振兴战略对城镇化的推动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目标是一致的, 只是发展主体和关注区域有区别而已。城镇化的关注点更多在城市, 但同时强调兼顾农村;乡村振兴的关注点在农村, 但要同时推动城镇化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从根本上来讲, 主要是要补齐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中的短板, 既为城镇化解决后顾之忧, 又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因此, 乡村振兴战略对城镇化而言, 其推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 推动解决当前大城市发展中的城市病问题
城市病, 是指在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 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从国际社会发展经验来看, 城市病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如何应对, 就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中“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提出无疑对解决这一问题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 乡村振兴有助于促进进城务工人口的回流。农业人口进城的最初动因是经济压力, 一旦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经济呈现出活力, 农村与城市呈现均衡发展, 农村社会的乡土引力就会发挥作用, 吸引进城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或择业。
其次, 乡村振兴有助于推动资本下乡。资本下乡就是把城镇工商业所积累的庞大的科技、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吸引到农村去, 以解决农村面临的困境。资本下不下乡, 并不是政府能够掌控的。资本的运作是一个市场行为, 遵循“趋利避害”的经济理性规则。乡村振兴可以为资本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创造出乡村更大的吸引力, 从而吸引“资本下乡”。
最后, 乡村振兴倡导工业进村, 有助于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特点是产业兴旺, 在除了传统农村社会的支柱产业———农业实现现代化外, 源于城镇发展的现代工业体系必须进驻农村, 这一体系是一种兼具信息化系统的现代产业, 能够与现代化农业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发展闭环, 形成“产村融合”的良性循环, 从而推动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二) 推动解决新型城镇化中的就地城镇化问题
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种, 是指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迁移, 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 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 完善基础设施, 发展社会事业, 提高自身素质, 改变生活方式, 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
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就新型城镇化提出“三个一亿人”的论断, 即:促进一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一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一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9]第三个一亿人就是指现在还在农村的人口, 通过就地城镇化来彻底解决城镇化的均衡发展问题。
乡村振兴, 在推动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 建立了与城镇化发展一致的目标。从城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 大规模的人口进城和人为推动的造城, 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 即便中国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 仍有近4亿人生活在农村, 也还需要解决农村的现代化发展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本身就是看到社会发展的短板, 为真正实现最终的社会现代化而尽早谋划。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原本流向城市的生产要素将向农村回流,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 在此基础上, 以产业兴村, 实现产村融合。同时,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从政策体制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使农民和市民享受同等对待, 城乡融合态势形成。从这一点来看, 在主观发展农村的同时, 客观上为农村就地城镇化做了铺垫, 甚至直接推动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
(三) 推动形成城乡融合有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
城乡融合, 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 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 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 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 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更高阶段的“城乡融合”。将农村一二三产业整体融合起来进行发展, 形成一个立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 对于形成“产业兴旺”的现代化农村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 乡村振兴要构建农村的生态文明系统, 要在保持农村自然的生态下, 塑造起后工业社会下的新农村景观, 青山绿水将变成新的资产, 特色旅游将创造新的产业, 农村将彻底摆脱过去那种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发展朝着更合理更健康的方向迈进。这对城镇化而言, 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 是在对新的历史时期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考量和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方面, 正面应对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农村发展不协调和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为通过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来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夯实了发展基础,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爱农者言)
转发0评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