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全了,17种马铃薯病虫害图鉴及其防治方法(上)

智慧植保

2020-04-10 18:40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拜耳悦农堂# 一直以来,以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为代表的马铃薯病害,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成为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和难点。

在栽植马铃薯过程中除了这些病害,还有其他哪些病虫害?

★ 1.马铃薯晚疫病

危害表现:

受害叶片的叶尖、叶缘会出现暗绿色小病斑,边缘有灰绿色晕环,边缘分界不明显。

湿度大时,外缘会出现一圈白霉。

天气干燥时,病部会变褐干枯,质脆易裂。

病害严重时,病斑扩展到叶脉、叶柄和茎部,病叶枯死脱落。

被侵染的块茎最初出现褐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凹陷的暗褐色不规则病斑。

防治措施:

选择保护性药剂和治疗性药剂混合使用,合理安排间隔期。

保护性药剂:

丙森锌、代森联、代森锰锌、噻唑锌、王铜、氢氧化铜。

治疗性药剂:

氟菌·霜霉威($拜耳银法利$ ®)、霜脲·锰锌、烯酰吗啉、氟啶胺等。

拜耳银法利®有效成分氟菌▪霜霉,独特的双重作用机理,对晚疫病、霜霉病等卵菌纲病害防效优异,对多种交配型晚疫包括A2交配型防效优异;独特的植株体内传导性-内吸传导和膜穿透;保护兼治疗,持效期长;抑制产胞能力强,治疗效果好;施药时间灵活;防治马铃薯块茎晚疫病,有效减少贮存期损失。

★ 2.马铃薯早疫病

危害表现:

病害可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

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

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病征。

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病斑下的薯肉出现褐色海绵状干腐。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

(2)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适量增施钾肥,适时喷施叶面肥;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促进植株健康。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丙森锌($拜耳安泰生$ ®)或代森锰锌等药剂1~2次。

发病较重时,用啶酰菌胺、烯酰·吡唑酯、噁唑菌酮·霜脲氰等药剂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拜耳安泰生®有效成分丙森锌,广谱保护性杀菌剂,防病又补锌,改善果实品质;对作物较安全,各个时期均可使用;马铃薯上使用,防病补锌,叶片浓绿,茎秆粗壮。

★ 3.马铃薯枯萎病
危害特征:

发病初期地上部出现萎蔫。

剖开病茎,薯块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至粉红色菌丝。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苯酰菌胺,恶菌灵,萎锈灵等。

★4.马铃薯青枯病

危害症状:

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叶片不凋落。

叶脉变褐,茎出现褐色条纹,横剖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切面有菌液溢出。

防治方法:

(1)与非茄科蔬菜轮作3年以上,最好与禾本科进行水旱轮作;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选择健康种薯。

(2)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中生菌素;噻唑锌,三氯异氰尿酸或络氨铜灌根,每株灌药液0.3~0.5L,视病情隔5~7天灌1次。

★5.马铃薯粉痂病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块茎和根部。

初出现针头大的病斑,后病斑膨大,形成大小不一的疱斑,疱斑会破裂,反卷,能看到橘红色的皮下组织。

防治方法:

(1)与非茄科蔬菜轮作3年。

(2)种薯处理:用盐酸溶液或福尔马林浸种,再用塑料布盖严闷2小时,再进行播种。

★ 6.马铃薯疮痂病

危害特征:

主要侵染块茎。

块茎染病先在表皮产生浅棕褐色的小突起,逐渐扩大,木栓化,表面粗糙。

后期,在病斑表面形成凸起或凹陷型疮痂状硬斑块。

病斑仅限于表皮,不深入薯内。

马铃薯疮痂病为种薯和土传细菌(放线菌)病害,病菌在土中存活4-5年。

防治方法:

(1)与非茄科作物轮作2年以上。

(2)播前晒种催芽,淘汰病烂薯,可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 7.马铃薯黑痣病

危害症状:

侵染幼芽,芽腐,不出苗

匍匐茎受侵染枯萎,不结薯

匍匐茎受损,无法输送养分,结薯小

薯块布满菌核,丧失商品性

马铃薯黑痣病:

真菌病害立枯丝核菌;以菌核在病薯上和土壤中越冬;病菌在土壤中至少存活3-4年。

春寒、播种后土温低、粘土发病重。

防治技术:

$拜耳阿马士$ ®进行种薯处理, 8-12毫升/100公斤种薯

拜耳阿马士® 是全新一代种子处理剂,服务于全球的马铃薯种植者,能有效控制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生。拜耳阿马士®的有效成分为氟唑菌苯胺-最新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氟唑菌苯胺这个活性成分对多种种传和土传病害有效,尤其是对马铃薯上发生的立枯丝核菌病害极其高效;氟唑菌苯胺对种子十分安全,很适宜应用在种衣剂的开发上。可以促进幼苗生长,早出苗、早立苗、早封垄;让马铃薯更健康,根系更发达、植株更强壮;可以提升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 8.马铃薯白绢病

危害表现:

主要为害块茎。

薯块上密生白色丝状菌丝,并有棕褐色圆形菜籽状小菌核,切开病薯皮下组织变褐。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甲基硫菌灵;三唑酮,或腐霉利等拌土撒施于茎基部,隔7~10天1次。

或甲基立枯磷灌穴或淋施1~2次,隔15~20天1次。

★ 9.马铃薯炭疽病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

在叶片上形成近圆形或不定形的赤褐色至褐色坏死斑,后转变为灰褐色,边缘明显,相互汇合形成大的坏死斑。

为害严重时也可侵染块茎,引起植株萎蔫和块茎腐烂。

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

(2)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

(3)加强田间肥水管理,避免高温高湿条件出现。

(4)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溴菌腈+丙森锌,春雷霉素.氢氧化铜等。

更多有价值的种植技术,请在微信内搜索“拜耳悦农堂”,关注拜耳悦农堂公众号,助您科学种植!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来源:公益植保

14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71

农友1062

2020-12-21 04:23

老师辛苦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952

2020-12-18 07:42

科学种田,科学管理很重要。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320

2020-12-09 06:16

科学种田很重要。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963

2020-12-08 10:14

2222222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刘双萍

2020-12-02 01:59

做好防虫防病是关键。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7609

2020-11-22 07:46

讲的非常有道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267

2020-09-27 19:52

讲的太好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084

2020-09-14 11:13

讲得太好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陈合荣

2020-08-26 10:50

马铃薯的病虫防治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202

2020-08-25 19:29

老师讲得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陈玉平l

2020-06-30 11:46

做好防虫防病是关键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5568

2020-05-19 07:33

马铃薯晚疫病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Andey Ho

2020-05-14 11:23

谢谢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何会海6756

2020-05-13 16:48

选择保护性药剂和治疗性药剂混合使用,合理安排间隔期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何会海6756

2020-05-13 16:47

在叶片上形成近圆形或不定形的赤褐色至褐色坏死斑,后转变为灰褐色,边缘明显,相互汇合形成大的坏死斑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让心灵去旅行

2020-05-13 00:27

科学种田!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034

2020-05-07 00:10

很好!学习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0105

2020-05-06 21:45

好好学习了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徐庄徐利合作社徐志远13633301634

2020-05-05 17:25

讲的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张勇军

2020-05-05 06:29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14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