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七十年,三湘四水,五谷丰登,生机勃发;三湘儿女,奋发进取,赶走了千百年来挥之不去的饥饿梦魇,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三湘大地,日新月异,焕然一新。近日,红网时刻开设《喜看稻菽千重浪》专栏,巡礼湖南农业农村奋斗的七十年、丰收的七十年,回首汗水浸出的喜悦与幸福。
七十载华章日新,七十年艰难探索。
四十余年改革开放,让湖南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实现了农村经济由单一经营到综合经营的跨越。
七十年来,湖南农业农村经济突破了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束缚,实现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全面活跃。任凭风浪起,我有压舱石。湖南,用实力诠释着新时代的“湖广熟,天下足”。
(图片来源:http://www.zg-sj.com/sjphoto/photoshow.asp?tpid=91901)
农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大
2018年湖南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5213.5亿元,是1949年15.84亿元的329倍。优势特色农产品不断做大做强。
全省根据不同经济区的生态特征、特色资源、自然条件等发展特色农业,环洞庭湖区突出发展特色水产品、水生作物;湘西武陵山脉-雪峰山脉地区,突出发展特色水果、特色旱粮;湘东罗霄山脉地区,突出发展特色水果和特色蔬菜;湘南南岭山脉地区突出发展特色家禽、特色水果,湘中丘陵地区突出发展特色旱粮、特色水果。
祁东的黄花菜、湘阴的藠头、泸溪的椪柑、石门的柑橘、江永的香柚、桂阳的烤烟、湘潭的湘莲、华容的蔬菜、慈利的杜仲、桑植的黄柏、安乡的珍珠、城步的奶牛、临武的鸭、浏阳的黑山羊、汉寿的特种水产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脱颖而出,成为蜚声国内外市场的名牌产品。靖州杨梅茯苓、宁乡花猪、安化黑茶产业园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既要顶天立地的大品牌,也要铺天盖地的小品牌。在抓区域大品牌同时,又重视特色小众品牌的扶持,重点打造了“湖南茶油”“湖南红茶”“安化黑茶”三大区域公用品牌,并涌现出了古丈毛尖茶、麻阳冰糖橙、新宁崀山脐橙、江永香柚、炎陵黄桃、靖州杨梅等一批农产品特色品牌。
养殖业撑起“半壁河山”
七十年来,湖南养殖业实现了经济地位由家庭副业向农村支柱产业转变,畜禽饲养方式由分散饲养向规模饲养转变,增长方式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畜产品和水产品供求结构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生猪出栏由1949年的190万头增加到2018年的5993.7万头,湖南养殖业撑起了湖南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
湖南大力推广稻田综合种养,创建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县10个,带动发展综合种养面积392万亩,3年增加近200万亩。位于洞庭湖区的南县,因地制宜发展稻虾综合种养50万亩,年产值达100亿元,“南洲稻虾米”成为湖南首个进军香港市场的湘米品牌,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国有农场作出重要贡献
七十年来,湖南国有农场为开发土地资源、提高湖南农产品供应能力,为扩大就业、接收安置复转军人、国家建设移民、城镇精简下放人员、知识青年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国有农场在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和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
20世纪50、60年代,湖南大规模开发土地资源,建立国有农场,至1961年全省共有国有农场249个,土地总面积122万公顷。
1978年后,各地农场在稳定发展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农场工业和商业贸易,到2000年,全省国有农场先后建成了粮食、棉花、油料、甘蔗、水果、茶叶、蔬菜、生猪、鲜奶,水产品十大农业商品基地。初步形成了制糖、造纸、纺织、饲料、食品、建材六大工业体系。商贸、运输、建筑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2000年后,全省十三大农场的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十三大农场分别或合并设立了1个行政区、6个管理区和2个建制镇。#隆平培训# #兴乡农业规划设计# #湖南农业杂志#
信息来源:红网
作者姜峰,原名姜太军,现任湖南省农情分析研究中心主任
转发0评论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