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年间,一个小山村的贫困发生率就从87%降到不足2%,鲁山县熊背乡茶庵村是怎么做到的?记者揣着好奇,赶到茶庵村一探究竟。
“今年俺村人均纯收入稳超6000块钱!”村党支部书记沈保垒自豪地说。
“这些数字都是实打实的,就跟王东海酿的蜜一样,一点假都不掺。”这句玩笑话,沈保垒说得特认真。
在茶庵村,王东海可是个名人。2013年,他创立东海养殖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土猪养殖及中华蜂养殖。
“为了养好蜜蜂,为了产出好蜂蜜,我都快魔怔了。”王东海善于钻研,他租用村民闲置的土房,为蜜蜂安家,土房里冬暖夏凉,有利于蜜蜂的生长。“我还自创了蜂蜜加啤酒的饮料,比菠萝啤还好喝,不信你试试。”王东海说。
“蜜甜也怕巷子深,我尝试了很多办法。”王东海说,茶庵村植被茂密,适合养殖蜜蜂,但是,蜂蜜的推广是个难题。
“第一招是摆地摊。我们组建了一个四人摆地摊小分队,节假日到平顶山市各个景区和小区门口摆地摊,但总被人家景区工作人员和小区物业撵来撵去,我们只能像打游击一样,不停地换地方。”王东海说,摆地摊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招是进超市。为拓宽销售渠道,我们想跟县里一家连锁超市合作,跟人家经理谈了很多次,我们真是拿出了百分之百的诚意,作出了最大让步,但超市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先交几万元货位费,最后,我们还是放弃了。”进超市也不顺利,王东海想到了第三招。
“第三招是网络直播带货。我四处打听,了解到鲁山县瀼河乡有个‘网红’,网名虫子姐,快手号有200多万粉丝。我们去找虫子姐很多次,向她推荐我们的产品,虫子姐到我们蜂场实地参观后,答应为我们直播带货。”对直播带货的效果,王东海充满期待。
“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销售渠道。目前,我们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线上跟网红、电商合作,线下广招代理铺货。”王东海说,他一直在尝试,虽然非常艰难,但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去年他筹资300多万元,对原有灌装设备及包装进行了提档升级,多方努力之下,目前,东海养殖场和蜂蜜灌装厂,年产蜂蜜产品200多吨,产值可达1200多万元。
自己艰难前行的同时,王东海没有忘记乡亲们,“我们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带动52户贫困户进行蜜蜂养殖,总共养殖意蜂1980箱、中华蜂600箱,其中我本人养殖意蜂160箱、中华蜂60箱。”
在自家猪场门口,47岁的村民梁二国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我养了130多箱蜜蜂,又养殖了百十头黑猪,蜜蜂加上黑猪,每年能收入20多万元。”
“我跟媳妇都没啥学问,也不会啥技术,以前穷得连娃儿的学费都拿不出来。现在你看看,不仅脱贫了,楼房也盖起来了,腰包也鼓起来了!”梁二国说。
目前,茶庵村已经确定以蜜蜂养殖和蜂蜜加工销售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蜜蜂小镇”名片。
“除了蜂蜜,茶庵村还在积极发展香菇、辛夷等种植业,带动村民致富。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村里征用6处闲置的民宅,改造成民宿,希望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增收。”对于未来发展,沈保垒列了很多计划。
转发0评论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