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计划# 脚板薯是薯蓣科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在我国南方各地均有种植。它的块茎不仅可以当做蔬菜烹饪食用,还可以用来酿酒和制作酒精。除了食用外,脚板薯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脚板薯作为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蔓细长,茎匍匐地面,适应性强,种植分布范围广,主要产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广东、江西和湖南等地均有栽培。
1.种薯选择
无论你种植的是哪一个品种脚板薯,种薯都是选择发芽的薯块作为种子进行种植。一到春天三月份的时候,种薯块开始发芽出来,这时候要根据脚板薯发芽的位置均匀切开成若干块,每一块都保留至少一个芽,这是保证种植以后高成活率的关键。芽越长成活率越高,但是芽也不要留太长,因为种植过程中会出现容易折断和影响种植效率。
2.选地整地
脚板薯的生长期在180-190天左右,喜高温干燥的气侯,不耐寒,适合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栽培,并保证土壤疏松层厚度在30㎝左右,便于根系深扎。选择好土壤后就要根据土壤情况施入基肥。基肥以发酵腐熟的农家肥或各种草木灰为主,每一个种植穴可加入三两复合肥放在穴的底部,然后上面覆盖一层土,接着再放基肥,最后再摆放种薯。
3.繁殖方式
脚板薯有两种繁殖方式,一种是地下块茎繁殖方式,另一种是气生块茎繁殖方式。
①地下块茎繁殖:地下块茎繁殖方式,就是把脚板薯的地下块茎,切成5-7cm左右的小块,然后使用草木灰对切块进行消毒杀菌,再把切好的块茎播种到大田。这种繁殖方式,脚板薯出苗非常快,生长周期短,脚板薯的产量也很高。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种植脚板薯。
②气生块茎繁殖:气生块茎也称为“零余子”,是脚板薯藤蔓上长出来的一种圆形块茎。气生块茎繁殖,首先要等脚板薯藤蔓上的“零余子”自然脱落,然后收集起来储存好,等到明年春季播种到大田。这种繁殖方式,脚板薯的生长周期比较长,收获的产量比较低,所以农业种植中,一般不使用此方法进行种植。但此繁殖方法能够改良脚板薯品种,在需要改良脚板薯时,也会适当地采用此方法栽种脚板薯。
4.田间管理
①中耕培土:只需在脚板薯幼苗期间中耕一次,中耕时在蔸间(约30-40㎝宽)撒上油茶壳。当茎蔓长到1.2米时结合施肥培土一次,然后全部盖上茅草,这样既可防止杂草丛生,又可调节温、湿度。
②肥水管理:脚板薯在整个生长期间共追肥三到四次。首先施提苗肥。其次是壮苗肥。再次是在花蕾期,块茎膨大中期各施一次重肥。每667平方米施人尿500-1000kg,人尿对块茎膨大有显著促进作用,对高产量起关键作用。忌施人粪及猪牛粪,粪肥易引起茎蔓,块茎皮色发黑导致病害。脚板薯耐旱能力强,对水要求不严,若遇干旱适当浇水1-2次即可。
③搭架摘心:在脚板薯幼苗培土后,就可以立即进行搭架引蔓。用长竹竿插在距离幼苗15cm左右的位置,每棵幼苗插一根,然后每两根竹竿绑成“人字形”,在竹竿上面再放置一根长竹竿,把所有“人字形”竹竿固定在一起,可以防止竹竿倒塌。幼苗就用绳子轻轻绑在“人字形”竹竿底部,这样脚板薯幼苗就会往架子上生长。在给脚板薯幼苗搭架子时,每一株幼苗,只留一根藤蔓,多余的藤蔓要摘除,这样可以避免多余的藤蔓白白消耗养分,促进脚板薯幼苗生长,提高产量。
转发0评论23
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栽培,并保证土壤疏松层厚度在30㎝左右,便于根系深扎。选择好土壤后就要根据土壤情况施入基肥。基肥以发酵腐熟的农家肥或各种草木灰为主,每一个种植穴可加入三两复合肥放在穴的底部,然后上面覆盖一层土,接着再放基肥,最后再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