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种植当中普遍并且最易发生的病害,而且危害范围广面积大,如果小麦播种过密,麦田湿度过高,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小麦锈病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典型的远距离气流传播病害,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其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及春季流行四个环节。越夏区产生的夏孢子经风吹到麦区,成为秋苗的初浸染源。病菌可以随发病麦苗越冬。春季在越冬病麦苗上产生夏孢子,可扩散造成再侵染。一般春季气温在5℃以上,且多雨天气,有利于条锈病的发生。
小麦条锈病的田间症状
苗期染病,幼苗叶片上产生多层轮状排列的鲜黄色夏孢子堆。成株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褐色粉状物;小麦近成熟时,叶鞘上出现圆形至卵圆形黑褐色夏孢子堆,散出鲜黄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病部产生黑色冬孢子堆。
小麦条锈病的防止措施
1.合理播种
小麦播种时用条播机来种,提倡三密一稀播种法,这种方法能有利于小麦的优良健康生长,还能防病(防条绣病等)和干热风,还能防倒伏,更能促进小麦光合作用。小麦播种量要按照所选小麦种子的说明书上推荐播种量来播种,不可盲目加大播量而造成小麦苗数过大,中期麦田荫蔽,会使小麦条绣病大面积发生。
2.加强田间管理
雨后要清沟理墒,降低田间湿度;及时防除杂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根据小麦长势酌情追施返青肥、拔节肥、孕穗肥,避免偏施重施氮肥,施肥时要氮磷钾配合使用;抽穗至开花期是需水高峰期,要合理利用水分管理促进小麦健康生长,通过健身栽培措施来提高小麦抗病能力。
3.药剂防治
田间发现条锈病为害时,要及时采取发现一点打一片,发现多片全田打药的策略。药剂可以亩用20%三唑酮50毫升,或20%腈菌唑20-30毫升,也可以选用丙环唑或醚菌酯等对路药剂防治。田间其它病害发生时要选用能兼治药剂。如果田间发生较重,还要连喷2-3次,7-10天一次。喷药前可先清除病叶或病株深埋后
转发0评论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