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旅IP火起来

滇农云

2024-02-19 21:38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畅游安宁市“金色螳川”花海。记者 黄兴能 摄

制作傣陶。供图

在喜洲古镇旅拍打卡。记者 杨峥 摄

华侨城昆明阳宗海度假区溪栖山谷。记者 陈飞 摄

西盟县举行拜年活动迎接游客。通讯员 艾嘎 摄

到元阳体验土陶制作

时下,走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南沙镇桃园村委会那里村,一幢幢干栏式民居建筑镶嵌在亚热带果树丛中,清澈见底的小河绕村而过,绚丽多姿的“土陶+多肉”景观引得游人纷纷驻足拍照。

那里村是傣族村寨,共有54户216人,有着300多年的制陶历史,至今仍保留着新石器时期泥条盘筑法原始制陶工艺全过程,2017年2月被确定为第四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为提升村民的积极性,元阳县相关部门多次深入制陶作坊调研,听村“两委”建议,帮村民出主意。“光‘板凳会’‘院坝会’就开了20多次,还组织大家外出学习。”桃园村委会党总支书记白正才说。

近年来,元阳县将土陶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主体工程纳入属地乡镇考核指标,坚持非遗傣陶创新开发和乡村休闲旅游两大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以联农带农为目标,探索建立1名党员联系5户农户,指导发展N种多元产业的“1+5+N”机制,成立傣陶陶瓷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集体经济模式,引入现代化生产机械设备,实现家庭小作坊向工业流水线转型,研发产品50余种,日产量200余件、日销售额3000余元,逐步向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该县还投资250万元,建设了集傣陶实训基地、土陶产品交易中心、游客制陶体验中心于一体的傣陶文化馆。抓住春节、泼水节、那里土锅文化节等节日,推出“土陶宴”、土陶制作等体验活动。通过“核心街区统一打造+农户自主改造布局”方式,动员群众利用废旧石头、木料、瓦罐等在房前屋后打造“多肉植物大观园”,发展多肉种植、庭院经济、民宿服务等多元产业,形成独具特色的打卡亮点,带动土陶促销。目前已培养“专家型”傣陶指导员13人,发展傣陶小作坊4户、餐饮民宿7家。

“我们村的妇女现在都不出去打工了,在家就能靠手艺挣钱,还能照顾小孩,日子过得甜蜜蜜!”那里村土陶非遗传承人李秀芬笑呵呵地说。

在永胜畅享惬意新年

凭借丰富的温泉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丽江市永胜县片角镇成为了春节假期游客的首选目的地。

片角镇的温泉富含硫、钠、钙等多种矿物质。随着大永高速、华丽高速的逐步建成,楚雄、大理、迪庆和攀枝花等地的游客纷纷到片角镇泡温泉,畅享惬意新年。

位于片角镇热水塘村的温泉山药大酒店是当地的第一家温泉酒店。1991年开业时,周边只有这家酒店可以泡温泉,生意非常好。随着乡村旅游日益火爆,酒店负责人白俊东对酒店进行了提升改造,修建了15个温泉泡池和游泳池,年收入超过百万元。

适度居温泉庄园是片角镇最大的温泉酒店,共有106间豪华客房、50多个泡池和3个游泳池,能同时容纳1000余人。近年来,庄园推出“温泉+采摘”旅游模式,在40亩的热带水果采摘园中种植了黄金木瓜、手指柠檬、血柚、贵妃红释迦、台湾莲雾、百香果等水果,到了成熟季都可体验采摘,该模式既丰富了旅游业态又提升了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深受游客喜爱。

来沧源重拾农耕风貌

“大家注意,跳的时候一定要有力。拉二胡的要注意节奏……”春节前,在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糯良乡贺岭村公播村,农耕文化传承人赵国祥正在和村民排练节目,为迎接春节期间的旅游团队作准备。公播村是沧源佤族农耕文化的核心区之一,也是佤族《薅秧歌》的诞生地。随着村里的基础设施和交通不断完善,公播村的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

赵国祥介绍,过去村里开展文艺活动,都是为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传承佤族文化。随着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当地党委、政府把公播村的农耕文化、佤族织锦、体育项目等融入乡村旅游,每逢节庆活动都能接到旅游团队订单,让从事民宿服务、佤族织锦、佤族服饰制作的村民们增加了收入。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体验佤族传统的农耕文化、感受别样的风土人情,公播村成为了新的旅游打卡地,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创作基地。如今,村里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旅游服务行业。“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大家更加坚定了发展乡村旅游的信心。”赵国祥说。

去剑川感受非遗文化

春节前,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甸南镇白族土陶传习所里,剑川白族土陶制作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董志明和工人们刚完成新一批茶具修坯,正准备入窑烧制。这是他们为春节假期来旅游观光的游客准备的年货。

“这批烤茶茶具融汇了剑川雕刻技艺与白族传统茶俗,从用料选择到图案设计都有所改进,可以用固体酒精做燃料来烤茶,效果就和以前在柴火、炭火上一样。”董志明介绍,剑川黑陶是用无釉无彩碳化窑变的古老工艺烧制而成,集制陶、雕刻、绘画于一身,其色泽敦厚内敛,温润而又不失质感,深受游客欢迎。

多年来,董志明在保持白族传统制陶工艺核心的基础上创新产品式样,还以“非遗+旅游”为主线,在传习馆开设陶艺参观、制作体验项目,积极开展黑陶教学和乡村技能人才培训,带动了周边32户群众掌握黑陶制作技艺并脱贫增收,每年吸引1万多名游客前来体验剑川黑陶魅力。

近年来,剑川县依托木雕、布扎等非遗项目,强化“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研学”发展模式,打造集展示、销售文创产品的线上线下平台、非遗旅游线路,大力延伸非遗工坊发展链条,为非遗工坊进A级旅游景区、进历史文化街区等搭建平台,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剑川县积极推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先后完成沙溪古镇欧阳大院、杨家大院修缮工作,将剑川古城李瑞棻宅院打造成以剑川白族民居、木雕大木构件、木雕精品及木雕研发成果为重点的实物展示和销售平台。依托剑川“木雕、黑陶、石雕、布扎”等非遗项目,推出了一批兼具民族文化内涵和现代设计元素的旅游工艺品,培育壮大特色文化产业,构建起产业发展、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的多赢格局。

如今,沙溪古镇欧阳大院、先锋白族书局、剑川古城木雕精品馆、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每天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剑川的文化底蕴深厚,剑川木雕、布扎等工艺品技艺精湛,每天都让人有新的收获。”来自上海的游客张先生说。

据了解,剑川县目前有83项国家、省、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各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86名,成立了23个非遗传习所、2个“非遗+旅游”示范点、11个非遗工坊。(记者:饶勇 李兴文 李春林 秦蒙琳 见习记者:李铁成 通讯员:杨四娟 徐天永 关汪武 李岩旺 唐晓靖 李楚叶 高文)

来源:云南日报

5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16

国哥安装石墨烯电地热,电采暖系列

2024-02-20 10:15

感谢老师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913

2024-02-20 10:14

我们学习了很多东西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阳光农友1349

2024-02-20 09:41

学习天天向上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8634

2024-02-20 09:07

乡村文旅火起来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143

2024-02-20 08:40

特色产业代来致富路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143

2024-02-20 08:39

好的很好非常好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707

2024-02-20 07:41

宣传家乡旅游!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3406

2024-02-20 07:21

讲的好受益匪浅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刘孔明

2024-02-20 07:14

民风民俗 乡村旅游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9958

2024-02-20 07:05

乡村振兴旅游业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131

2024-02-20 06:30

学习学习再学习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国哥安装石墨烯电地热,电采暖系列

2024-02-20 05:05

感谢老师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2368

2024-02-20 03:55

乡村文旅IP火起来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集成吊顶

2024-02-19 22:01

123654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集成吊顶

2024-02-19 22:01

123654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4711

2024-02-19 21:56

乡村振兴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