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么多年对种植蔬菜的探索,好多老师发现,如果把握住温度和湿度,就能大大的减少大棚内病害的发生!为此,我们通过改变温湿度来防病害,发现确实可以防治大多数的病害!那这种通过控温控湿,不用药的防治病害方法,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温度
纵观所有的病害,我们发现病害在18℃以上,28℃以下,发病多,频率高!对于我们的西红柿来说,12℃~30℃有利于生长膨果,大于32℃,转色膨果就会变慢,病害发展也会变慢!所以我们一周抽1~2天的时间,在正午12点到下午1点,关风口,把大棚内的温度提升到32℃,(注意:温度过高的夏季不适用。)用高温抑制病害的发生!其余的5~6天正常管理,能够有效的防治病害的发生!
湿度
湿度的调控按照作物种类分为3种
1、 湿润性作物:湿度在大于85%的情况下,作物轻易不发病,代表作物像黄瓜,但是当黄瓜大棚的湿度在90%的时候,黄瓜植株也会发病!
2、 干旱性作物:浇水不宜过大,最多每亩浇6方水,正常浇5方水即可!水一多,就容易出现病害,代表作物有架豆、西瓜等。
3、 半湿润性作物:湿度在70%~75%时,正常生长,当大于80%的湿度时,发病几率大大提升,像西红柿!
温湿度计悬挂位置有讲究
大棚内的温度计好多农户都悬挂在大棚北边的立柱上,这个地方的温湿度是不准确的,不信的朋友,可以把手放在植株叶片间试一下!正确的放置应该在植株生长点上10cm处,植株长,温度计随着上提,大棚内平均摆放3个温湿度计,读数取平均值最为准确!想了解更多农业技术的话,记得关注我哦~#智慧农民# #植保技术# #我是农技专家#
转发0评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