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习惯性兑水浇,有人总爱埋土里,有人直接地面一撒,结果往往是肥用了不少,菜该黄的还是黄,该瘦的还是瘦。
根本问题不在肥不好,而是在肥料的用法没选对。
90���菜人都会用错,今天我就把用复合肥的关键说清楚,让你别再白花钱白费劲。

先搞懂两种用法的核心区别
兑水浇施,见效快,一般3天左右就能看到效果,适合蔬菜膨大期急需养分,或者出现缺素症状时急救。但它有个明显弱点:沙土地用这种方法,肥料容易随着水流渗透流失,一半以上的肥效都留不住,等于白浇。
埋土穴施,起效慢些,大概10天才能发挥作用,但胜在能慢慢滋养根系,适合给果树施基肥,或者多年生作物长期补肥,也或者是种菜时做底肥。
不过它也挑土壤,黏土如果埋得太深,肥料不容易溶解,时间长了甚至会板结变硬,根系根本吸收不到,反倒成了“障碍”。
记不住没关系,这个简单口诀可以帮你:“急救兑水,养根埋土;沙土怕浇,黏土忌深。” 按这个来用,能避开大半错误。
埋土的时候,这几个细节必须做到
深度要合适。如果是果树要在树冠投影外缘挖30厘米深的环状沟,离主根远一点;蔬菜就浅多了,挖10厘米的沟就行,离根部得有5指远,不然容易灼伤根系;大田作物埋20厘米以上,再盖好土,能减少氮素挥发。
当然,不管种啥,种子或幼苗的根系,必须和肥料隔着5厘米以上的土层,直接接触肯定烧根。要是在盐碱地,含氯的复合肥千万别用,一用就可能烧根绝产,这点得记死,可以用硝基或硫基的复合肥,只是价格稍贵。
想让埋土效果更好,还得看土壤灵活调整方法。
沙土地埋完肥,表面盖层秸秆,能减少水分流失,把肥“锁”在根周围;黏土地别埋太深,10厘米就行,埋完稍微兑点水湿润土壤,帮助肥料溶解。

兑水浇的时候,也不能随便。
稀释比例是红线:1斤肥至少兑1000斤水,浓了容易烧根烧叶,稀了又没效果,这个比例得严格控制,由不得随意。
浇的时机要尽量避开这两个时段。
中午高温的时候不能浇,水分蒸发快,肥料浓度会突然变高,叶子容易被灼伤;下雨天更不能用,雨水一冲,肥料全跟着流走了,白忙活一场。
想让兑水的肥效翻倍,记得这个小技巧。
用滴灌设备,同时加点腐殖酸,这样肥料能更均匀地渗透到根区,肥效至少能提升40���省水省力。没有滴灌也没关系,耐心点,慢慢浇,别猛灌,流得到处都是。
最后说说那些常见的错误操作,看看你有没有犯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沙土地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浇复合肥,肥效流失能达到60���接导致减产三成;黏土把肥料埋到30厘米深,结果肥料板结成块,根系缺氧腐烂,菜越长越差;还有人图省事,高温天直接兑水往叶子上喷,太阳一晒,叶片立马焦枯,严重的整株都可能绝收。

转发0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