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常伟 通讯员魏学琴)金秋时节,大同市云州区周士庄镇孟家造村的金枝家庭农场迎来丰收旺季。连绵的钢架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芸豆挂满枝头,青翠欲滴。工人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箱,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该农场通过流转村集体土地700亩,规模化发展设施农业,共建成500多个钢结构大棚,重点种植白无丝、白不老、扁青等多个优质芸豆品种,并配套种植西葫芦,形成了多样化、高效益的种植结构。土地流转费为每亩600元,有效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户收入。
棚内全面推广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既节约了水资源,又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目前,农场芸豆亩产达6000多斤,近期地头收购价每斤3.2元,日均产量约3至5万斤,产销两旺。
据了解,9月正值芸豆盛产期,价格较平日更高,经济效益尤为显著。农场每日均有代办人员前来组织装车,将新鲜芸豆销往北京、山东、河南、陕西等多个省市,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农场负责人介绍:“2025年是第一年种植,仅完成一轮农作物生产,2026年计划通过技术优化和茬口调整,实现两轮种植,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新活力。”
农场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丰收,更带动了周边就业。目前,农场为附近村民提供70个就业岗位,并吸纳外地务工人员130人,有效促进了农民就近就业和增收致富。
转发0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