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昭通市巧家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生态修复、国土绿化、绿美行动、渔政执法等系列举措,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如今,绿色已成为县域发展最鲜明的底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在金沙江畔徐徐铺展。
立足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县情实际,巧家县于2022年启动实施金沙江干热河谷(滇西)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全力推进金沙江岸线生态修复与国土空间绿化。该项目将实施人工造林10948亩、退化林修复118610亩,封山育林77800亩,草原改良46400亩,水源工程2100处。
巧家县深入实施县域绿化美化三年行动,通过部门网格包保、乡镇(街道)统筹、干部职工参与的模式,在全县范围内,重点在县城建成区域和白鹤滩水电站库区沿线开展植树行动。目前,已完成绿化面积634亩、植树14297株,在全县营造了“植绿、爱绿、护绿”的浓厚氛围。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节点,巧家县积极响应长江流域保护法规政策,在禁捕执法方面创新突破。“5G+数智乡村渔政执法项目”成为执法监管的得力助手。该项目依托“5G 专网传输+监控设备+AI视频预警系统”,构建起全方位视觉感知体系,全方位提升了渔政执法能力和效率。
在全长18公里的滨江生态景区,巧家县以生态修复为核心,在复绿的基础上,融入城市功能配套、文化展示等功能,形成集生态保护、休闲观光、运动健身等为一体的滨江生态景观带。其独特的“一廊三湾多点”布局,设置彩色步道,串联起运动公园、水生态科普园等17个节点,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多元休闲体验,成为巧家县生态旅游的新名片。
“经过这两年的打造,我们江边建起了步道,每隔一段就有个公园,有休息的亭子等,卫生也搞得比较好,风景特别优美。我们组建了一个老有所乐乐队,大部分都是退休干部职工,只要空闲,我们每天早上都在这里娱乐。”在滨江公园演奏的老大爷海正文欣喜地说。
云南网记者 沈迅 通讯员 侬媛媛 谭昌国
来源: 云南网
转发0评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