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国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了,有人十分担忧,问未来粮食不足怎么办?以后农业该如何发展呢?
我国虽然农业人口众多,然而并不是都从事农业生产,关于这点,从每年2亿多的农民工数量便可得知,然而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有多少呢?恐怕这个数字要比大家想象的要少的多。但一个趋势,大家也能猜得来,那就是种地的农民越来越少。
到现在的农村走一走、看一看,就会发现,现在的农村,兴起了“弃种”风气,大量的良田荒芜,没有人耕种,许多土地俨然都已经成了荒地,那么为何原来大家都抢着种地,现在却不愿意种了?
答案很明显,那就是种地越来越不赚钱了!这点对比之后就能清楚:
如果外出打工的话,一个月就算挣上2000元的话,一年的收入2万元以上;如果是种地的话,按照10亩计算,亩产1000斤玉米,一斤卖上1元钱,一年的收入也才1万元,而且这还不算种子、化肥、农药的钱,如果把这些额外支出一去的话,恐怕真正能落在农民头上的也不多。
因此,这种大的趋势,选择种地,很明显就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
但是从的大的方面来看,农业虽然是基础性行业,但却至关重要,农业是所有产业的基石,没有了农业恐怕是万万不可的,毕竟过去的饥荒岁月、缺衣少食的年代谁也不愿意。
那么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粮食怎么保障呢?依靠进口吗?从近期海关的数据来看,2018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再次突破亿吨,其中大豆的进口量就达到了8803万吨,大量进口的原因,肯定是国内有需求,国外粮食价格便宜,然而这样一直下去也有个问题。比如说今年的贸易战,如果有一天,不卖给我们了,怎么办?所以说,饭碗还是要真正端在自己的手里!
那么以后农业该向哪里发展呢?农民又该何去何从呢?其实根据国外的经验,也可以看得出来,那就是农业也将越来越现代化。之前,我们搞生产队,后来家庭联产承包,那么下一个阶段,又将迎来新的改变。
比如说,近两年正在搞的土地确权,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未来很明显,农业从业人口将逐步减少,但是生产力会上去,未来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将是以合作社、种粮大户为主体的新型农业模式。
未来,很多农民将通过流转自己的土地获取收益,但是并不参与农业生产,这样一方面促进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这恐怕也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农业发展的主流。
(第一农经整理)
转发0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