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疫病常常造成植株大面积死亡,对黄瓜栽培威胁很大。无论是露地,还是保护地黄瓜,受害都比较严重,温室、大棚温湿度管理不善,或者露地夏、秋黄瓜浇灌过量,就会造成大面积死秧、烂瓜。
黄瓜疫病的发病症状
黄瓜植株各个部位都有可能受害,黄瓜幼苗期感染疫病,嫩尖上会出现水浸状腐烂,并逐渐干枯形成秃尖,而成株期主要是茎基部受害,呈现暗绿色水浸状,并逐渐变软,发病部位明显缢缩,病部以上叶片逐渐枯萎直到全株枯死。当植株叶片受害时,会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大病斑,一旦遇到潮湿环境,病斑扩展很快,常常导致全叶腐烂,瓜条受害时,形成暗绿色、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环境湿度较大时,病斑会迅速发展,到了后期,病部长出稀疏灰白色霉层,瓜条出现皱缩、软腐,并伴有腥臭味。
黄瓜疫病发生条件
黄瓜疫病主要是由黄瓜疫病菌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菌丝体、卵孢子以及厚垣孢子都可以通过雨水、灌溉水进行传播。雨季来得早、雨天持续久、降雨量大,则发病就早、病情重、损失大。所以呢,田间发病高峰往往紧接在雨量高峰之后。另外呢,浇水过多或者水量过大,田间容易潮湿,发病就很严重。在老菜区、连作地,疫病发病重。
黄瓜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1)合理轮作:黄瓜疫病除了危害黄瓜外,还会侵染葫芦、西瓜、冬瓜等蔬菜植物,因此在茬口安排上,我们需要避免重茬或者与瓜类、茄科类作物连作,可以与十字花科、豆科等蔬菜进行轮作,2-3年轮作1次就可以了,以有效减轻植株染病几率。
(2)高垄宽窄行定植:一般垄高为15-20厘米,垄宽设置为30-40厘米,宽垄距为80-90厘米,窄垄距为40-50厘米。栽培密度为每亩地4000-4200株。在黄瓜生长期间,我们要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在作物收获后,我们要及时清除枯枝烂叶、根茬以及杂草,以有效减少下茬蔬菜的侵染来源。
(3)控制浇水:黄瓜属于浅根系作物,浇水不能过多,浇水过多,会导致土壤含水量变大,造成根系发育不良,植株抗病能力减弱。同时呢,浇大水会促进病害发生和蔓延,所以在黄瓜生长早期,需要少浇水,结瓜后浇水也不宜过勤、过大,土壤保持半干半湿状态即可。
(4)药剂防治:在植株发病前,我们要加强检查,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就要及时摘除病叶,立即喷药,在这以后每隔5-7天喷施1次,连续用药2-3次,雨后注意补喷。常用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1:0.5:300的波尔多液。为了提高防效,除了植株喷药外,还要结合地面洒药,用石灰水100倍液即可,在雨季到来之前,洒第一次,以后每浇水或大雨后再洒药一次,注意不要将石灰水洒在黄瓜植株上。
转发0评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