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民#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农药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病虫害的发生,都离不开它的帮助。可以说,农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防治效果的好坏。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很多菜农反映,为啥我用了很多药剂,但是防治效果却一直不理想呢?有的菜农怀疑自己用药不对,有的怀疑自己买的是假劣农药。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农药质量不好或者没有对症下药,而是大家在使用时,方法不当。在蔬菜生产中,管理中的一些小细节做到位,就可以大大提高喷药效果,从而很快控制住病情。
一部分菜农,对于清除病残体这个行为,一直没有啥概念。不管棚内蔬菜发生了啥病害,从来不会去清除病残体,而大量的病菌残体在田内,一旦环境适宜,它们还是会卷土重来。这也就是很多病害总治不住的一大原因。有的病害,比如晚疫病,病菌随着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随着气流,水滴传播扩散蔓延。那么,如果不清除病残体,只是光喷药,病菌还是会再次发生。
因此,我们在喷药防治之前,一定要先清除病株,病果,病枝叶,同时进行全棚喷药防治,植株上下,地面上,全都要喷施到位,不能有遗漏,彻底杀灭残留的病菌,才能进一步减少侵染和扩散。
发病后,菜农首先想到的肯定都是先喷药,刚我们也说了,除了病菌残留,再就是环境适宜了,而我们很多菜农往往都会忽视环境的管理。比如细菌性病害喜欢高湿的环境,也就是说棚内湿度大就会导致病害发生。那么,我们在喷药的同时,还要结合通风,来降低大棚内湿度,特别是要注意减少产生露珠,湿度低了,不利于病害发生了,病害自然就少发生了。
对于多发的霜霉病,当棚内湿度在83%以上,温度在16-24℃时,发生最为严重,大家都说这个病害难防治,而防治时需要注意的就是它的发病条件,首先要注意控制棚内温湿度,降低到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了,才能更好地控制住病害。
这个也很好理解,我们在用药时,觉得效果好,那么就会经常用某几种,不会想着去换其他药剂,这样就会使得病菌的抗药性增强。比如,内吸性药剂效果好,病害发生后,首先会选用它,但是病菌容易对它产生抗药性,多次连续施用就会造成防病效果大大降低。所以,我们在防治时,要注意轮换用药或者混配用药。不要长期单一使用某一种药剂,避免增加抗药性,导致用药效果降低。
转发0评论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