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养好鸡,很多人说和行情有关,行情好你赚的就多,行情差你赚的就少,当然这样说也没什么问题,不过除了这些,管理与技术还是十分重要的,再好的行情,你没有鸡如何卖出好价钱呢?
一、养殖利润多少与否在于:
1、种(垂直传播疾病、体质和母源抗体高低)
2、料(全面的营养保证鸡的健康生长)
3、环境(天然屏障,水质及隔离带、饲养坏境)
4、管理(人能决定能控制的)
5、防疫(高抗体滴度保证烈性疾病的发生,防疫也是健康的保障)
6、市场(我们决定不了的因素)
7、医药(看病医生、防治病药物)
二、鸡的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在养殖中的比重占70%以上,但是永远不代表全部。饲养管理,是四个方面的意义,而不是一个方面。喂鸡,不等于饲养管理。
饲:指营养,包括饲料、饮水、氧气、光照、声音等。
养:指养殖环境(包括鸡舍、水帘、风机、进气管、水线、料槽、控制器等)和养殖方法(五季不同养殖方法、药物程序、免疫程序、饲料控制等)。
管:指养殖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程序化管理制度、鸡舍程序化管理制度、机械调整与检修、安全管理规程等。
理:指养殖理念,包括鸡舍养殖理念、药物使用理念、行情预测与分析、天气预测、安全预警系统等。
三、养殖场老板一些常见理念偏差:
1、管理“懒”了:萌发惰性,忽视管理细节,产生无所谓思想。
1.1淡化了消毒:感觉看不出消毒效果,既麻烦又费事也就省略了。病原微生物之所以叫微生物就是因为它的体积小。
为了逃避人们对它的绞杀,它进化的越来越小,直到小的让你难以发现。地里长了草,你看到了知道去铲除,病原微生物由于你看不到就认为不存在,不去有效消灭,那是典型的“掩耳盗铃”。
病原微生物依靠的是群体力量,当它们的数量增加,突破机体的防御能力的时候,会造成疫病的爆发。科学的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减低它们的数量,也就减少了发病的几率。
1.2忽视了节约:养鸡本身是微利行业,浪费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据报到:料槽设置﹑设计不合理,平时盛的太满等(特别习惯一天喂1次),此项每只鸡每年至少浪费饲料2斤;平时不防鼠﹑防鸟,老鼠每年消耗10-15斤饲料,麻雀消耗2-3斤饲料。不仅如此,它们还是多种病原微生物的传媒,给禽流感等烈性传染病的防控带来困难。
1.3松懈了管理:晚上经常进鸡舍听听的习惯没有了,发现疫病时多数已经非常严重。
像新城疫﹑喉气管﹑支气管﹑法氏囊只要平时留心﹑细心,早发现是不难的;鸡场没有记录,犯过的错误重复犯,预防﹑治疗没有依据慌乱对待,无目的投药;
使用了乳头饮水器就以为不用消毒,水线内滋生藻类成为病原微生物的载体,使鸡群健康﹑免疫效果受到影响;饮水乳头安置不合理,鸡在饮水时水顺着鸡的脖子下流,由于水珠等在光的折射下发亮,引来别的鸡啄食,使颈部羽毛早早脱光;
乳头漏水,饲料霉变,特别是鸡喜欢吃缝隙内的东西,没有及时把料槽接口处、放压东西下面的湿、霉饲料清理出去,就会出现鸡群出现零死不断,死亡率高的现象;饲喂不科学,甚至一天饲喂一次,浪费不算,还容易造成代谢性疫病(我们提倡产蛋鸡每天至少饲喂3次。
在饲喂方法上采取“两净一剩”的饲喂方法:
就是在早晨4:30-5:00左右第一次饲喂,喂的早鸡产蛋就早,所谓人勤鸡勤。头天晚上上料要足,早晨料槽要有料就喂,这为“一剩”;中午、晚上要在鸡吃完料后半个小时再喂,这样鸡能够把粉状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吃进去,避免代谢性疫病和鸡蛋大小不均匀的现象发生,这为“两净”。
3.思想“偏”了:学术派别的争执,饲料、兽药厂家的吹嘘扰乱了养殖户的思想,产生了错误的动机,导致了错误的结果。
3.1兽药行业的无序竞争“搞”偏了养殖户:激烈的无序竞争使得大到教授、博士,小到兽药厂服务人员、当地兽医纷纷放下架子加入走村、入户、进鸡舍的行业。
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或自以为是的观点,把养鸡户搞的胡里胡涂,不知道听谁的好,谁的对,发生了疫病各式各样的所谓专家,凭借一把剪子,一双眼睛定乾坤,十个人十个观点,结果耽误了治疗时机。
3.2兽药质量的差异“吓”偏了养殖户:兽药质量参差不齐,价格﹑质量都存在较大差异。很多时候即使把病看对,也常常因为兽药质量问题而治不好病,久而久之,养殖户不相信了兽药,也不相信了技术,陷入迷茫的境地。
所以选择正规大型企业的兽药并由有经验﹑有资质的兽医来指导才是上策。
3.3贪便宜的心“诱”偏了养殖户:为了竞争兽药厂、饲料厂不断用小恩小惠的促销方式诱惑养殖户,今天给水盆,明天给摩托,养殖户渐渐迷失了方向,在奖品的诱惑下,劣质饲料、兽药进入鸡舍,使你的养殖风险加大,效益降低。
在此只能告诉养殖户,只要你心态摆正,不摊小便宜你就永远不会被骗。
四、理念摆正,提高管理与技术
很多人都在不断的改变鸡舍的硬性建设,对于软性管理却有些苍白。就像一个厨师不研究菜的更加优异的做法,却研究买更好的厨具。
养殖者的态度,决定了养殖的高度。经验主义常常害人反复犯同样的错误;个人主义常常是在唯我独尊的骄傲中惨淡生存。
养殖者需要不断的沟通,闭关锁国是发展的绊脚石。尤其是常常给人讲座的老师,更加需要不耻下问。聆听,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收获。
就当前来说,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雏鸡虚弱体质遗传问题。给你一份体质虚弱的雏鸡,你能否把它养好,这对于很多的规模鸡场或个体养殖户都是个头痛的问题。若惨淡的行情能够把中国30%以上的体质遗传问题解决,那也是个不错的结果。但是问题的解决,最终还要回归到国家对于祖代、父母代的饲养环境标准、内环境、病原标准等法制化的彻底实现上来。
西医讲,“应激是万病之源”。中医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饲养者说,“适者生存,环境是生命之本”。
要想把鸡养好,不让鸡发病,并且能够料蛋比降低,那麽一方面必须把应激控制到零状态,做好饲养管理四个方面的问题,仔细中精益求精;另一方面,需要改变或提升或保证鸡的体质,使其体质处于较好状态。(文章来源: 牧益堂)
转发0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