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导致枯白穗,了解发病规律,4项措施有效防治效果佳

北方的农民

2022-11-29 14:45

关注TA 已关注
写评论

#智慧农民# 

小麦赤霉病又叫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等,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它是一种典型的气候病害,在小麦扬花期如果遇到低温降雨天气极易被病菌侵染,造成病害漫延发生,田间形成大量的枯穗、白穗,如果防治不及时,一般年份可减产10~20%,大流行年份减产可达50~60%,甚至造成绝收,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一、小麦赤霉病发病症状
小麦在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可被赤霉病菌侵染,引起幼苗枯萎、茎基部腐烂、秆腐或穗腐等症状,其中以穗腐发生最为普遍,为害最为严重,产生的损失也最大。
1、苗枯症状。幼苗出土前后,幼芽和根变褐枯死,湿度大时在枯死的苗上可看到粉红色霉状物,这便是病菌的分生孢子。
2、茎基腐症状。小麦茎基腐从出苗到成熟都可能发生。发病初期,茎的基部由绿色变为褐色、腐烂,最后导致小麦整株枯死。
3、秆腐症状。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一、二节,发病初期可在剑叶的叶鞘上见到淡褐色的斑点,之后扩展到节部,病部常出现一层红色霉层,严重时不能抽穗。
4、穗腐症状。病菌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侵入, 在灌浆期至乳熟期显现病症。发病初期,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之后逐渐扩大到整个小穗,再蔓延到临近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当气候潮湿时,小穗基部或颖片合缝处长出粉红色霉状物形成霉层;空气干燥时,病部和病部以上小穗枯死,形成白穗,不产生霉层,通常一个麦穗上只有1个或几个小穗发病,严重时整穗发病,发病早的小穗不能灌浆结实,发病晚的虽能结实,但麦粒细小皱缩,粒重下降。后期麦穗病部可产生蓝黑色小颗粒(即子囊壳)。发病后期,病穗上产生大量紫黑色小颗粒。


 
二、小麦赤霉病发病规律
带菌种子播种后,可直接引起麦苗发病。越夏或越冬的病菌在适宜条件下,形成子囊孢子,经气流传播到小麦植株上,经5~6天潜育期再表现出病症,造成茎基腐、秆腐或穗腐。以后病部在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经风、雨等媒介进行传播,继续危害麦穗,加重病害的发生。
三、小麦赤霉病发病条件
1、气候因素。小麦赤霉病的流行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当春季平均气温为7℃以上, 遇到阴雨3~5天,土壤含水量大于50%时, 越冬菌源便产生子囊孢壳,当气温高过12℃便可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潮湿条件下,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到花药上侵害小穗引发病害。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若有大量成熟子囊孢子存在的情况下,如果气温在15℃以上,遭遇连续阴雨天气,病菌就会产生大量子囊孢子,病害发生严重。如果阴雨天超过10天,可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
2、品种抗性。近年来各地培育和推广了一批新品种,但还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在生产中一些种植户过于追求高产,长期种植单一品种,不注意抗病耐病品种的更新,往往容易导致赤霉病害的流行发生。
3、管理不当。通常小麦种植在地块低洼,田间排水工程不良,遇雨后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地块,由于田间湿度高,遇到病菌即可导致发病。小麦种植密度过大,氮肥施用偏多或氮肥施用过迟情况下,田间容易出现荫蔽,通风透光差,造成植株徒长严重,植株柔嫩,提早封行,麦株抗病能力下降,病菌容易侵染,这种田间小麦赤霉病发病往往较重。
四、防治方法
1、优选品种。要因地制宜地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耐病品种,不要到赤霉病发生区调种,连续种植时注意品种搭配,防止种植品种单一化,这是控制赤霉病为害经济有效的措施。
2、种子消毒。播种前对选用的小麦种子进行精选,去除小粒和瘪籽,保留饱满籽粒,并进行3~5天晒种,提高发芽势以提升抗逆性,并可通过阳光紫外线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然后对小麦种子进行药剂消毒,可用6%戊唑醇悬浮剂按种子量的0.05%包衣或拌种。


 
3、强化管理。播种前应深耕灭茬,清除病残体,减少菌源;适期播种,以避免扬花期遇雨,减轻病菌侵染危害;合理施肥,注意氮肥施用量和施肥时期,不可过多或过迟,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防病同时结合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浇水,避免大水漫灌,降低农田小气候的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加强麦田排涝工程建设,确保沟系通、畅、深,达到雨停田干,减轻病虫的为害程度。
4、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病害,抽穗扬花期遇雨是该病发生的关键因素。此外,近年来推广免耕、少耕和秸秆还田也使田间菌源基数大,再加上种植生育期长品种,小麦抽穗扬花期较长,导致病害加重发生。因此,要抓住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 在小麦抽穗扬花期, 田间小麦抽穗达到10%时,注意当地天气预报,在雨前或雨停间隙露水干后抢时喷药,喷药后遇雨可隔5~7天再喷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
药剂选择,一般每亩用25%丙环唑乳油40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50~60毫升,或41%甲硫·戊唑醇悬浮剂50-75毫升,或12.5%烯唑醇50克,或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30-50毫升,或50%多.霉威75 克,对水50~60公斤均匀喷雾,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8小时内若遇雨,应在晴天补喷1次。喷施时水量要用足,施药要均匀周到,在穗期要对准植株上部特别是穗部重点喷药。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以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
8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转发0评论7

农友0198

2022-11-30 17:43

感谢老师的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611

2022-11-30 09:18

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国哥安装石墨烯电地热,电采暖系列

2022-11-30 06:52

感谢老师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七零后的我

2022-11-30 05:05

讲的非常好的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袁乐

2022-11-30 04:47

谢谢你分享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杜春光

2022-11-29 21:09

科学管理,枝术重要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农友1611

2022-11-29 17:20

666666

回答
同时转发到我的主页
发布
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