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去年买的植保无人机,目前服务面积4000余亩,对病虫害防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购买时价格是26万元,政府补贴了16万元,补贴力度还是挺大的。”在万古镇杜庄村,滑县焕永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杜焕永说。
在滑县,农机购置补贴大大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2005年,滑县180万亩小麦全部收割完需要22天时间,如今缩短到1个星期。
据了解,近年,滑县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特点,针对农机供给存在的短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量质并举,大力推广能够增产增效的先进农机具,加快农机化新技术应用,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拉高标杆,狠抓落实,全面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2017年以来,该县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职责分工,强化对补贴过程的全程监管,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让群众充分了解补贴政策、补贴机具目录、申请程序及相关要求,保障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在杜焕永的合作社里,有一座占地1500平方米的农机库,分为拖拉机停放区、小麦收割机停放区等4个库房,整齐停放着100多台造型各异的农机具:联合收割机、旋耕机、播种机、自走或机引式喷雾机、无人机、花生摘果机……品类齐全,蔚为壮观。它们在农业生产中各显神通,实现了耕地、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环节全程机械化,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在库房里,记者看到一台黑色的装置,好奇地问有什么用。
杜焕永介绍:“这是北斗卫星平地系统的一个接收信号的基站,用它指挥平地仪的高低。”
记者不解地问:“不就是平整土地嘛,用得上这么高科技的仪器吗?”
“以前春耕最头痛的就是平整土地,需要测量、定线,将地块划分若干个作业区,然后用推土机、拖式铲运机来平整,人工用量大,作业效率低,平地精度低。北斗卫星平地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节省了成本和时间,效果远超预期。这是我最得意的一件农机。” 杜焕永自豪地说。
“发展现代农业,光靠梦想和热情还不够,得加大机械投入力度。”杜焕永说。几年来,他仅农机一项就投入800余万元。他还在自走式打药车、深耕机械、北斗平地仪、“海伦王”玉米精量播种机上安装智能化系统,使驾驶员在作业过程中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监测作业效果。近年,他学习现代农业经营理念,把目光投向“互联网+农机作业”“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新模式。目前,他的合作社流转土地2048亩,托管周边土地4000余亩。
“农业机械化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种植模式,效率、效益都提高了许多。比如,杜焕永给俺推广的花生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每亩增收1000多块钱。”一位村民说。
陈国恒是合作社的一名农机手。记者采访时,他正在改装一台自走式打药机。“前几天,专家来给我们上过课,我的农机操作技术提高了不少。今天,我试着改装这台打药机,让农药喷洒得更均匀、更稳定。”陈国恒说。他今年23岁,是月收入超5000元的“蓝领”。“现在,干农业就需要这样脑子活、肯钻研的年轻人。有了这些后备力量,乡村振兴才有可持续性的人才支撑。”杜焕永说。
滑县还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农机补贴资金的申报、流向等进行严格监督。在农机补贴办理过程中,该县邀请部分农机经销商全程监督,保障农机补贴政策公正、透明。
在焦虎镇滑县庆发农机有限公司,半坡店镇王林村村民王克亮正在保养麦收前购买的一台小麦收获机。“国家政策好了,自家买台农机还补贴钱,售后服务又好。这台收获机价格11万元,国家补贴两万元,你看减轻了俺多大负担。等到秋季,俺还准备买一台花生收获机。”王克亮高兴地说。
该公司总经理韩素梅介绍,他们公司经销的农机有15种,享受国家补贴的有6种,每年经他们公司售出的农机有300台左右,老百姓享受国家补贴200余万元。
“去年,全县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832.75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081台。其中,拖拉机313台、玉米收获机189台、小麦收获机191台、烘干机13台,受益农户997户,创建县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23家。”滑县农机局副局长耿琳说。
耿琳介绍,去年,全县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64%,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4377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发展到3468台,玉米收获机发展到3591台。全县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6.55%。其中,小麦、玉米联合机收面积分别达到178万亩、99万亩,机收率分别达到99.8%、98%;花生机收面积18万亩,玉米秸秆还田面积99万亩,秸秆还田率达98%;机耕(旋耕)面积180万亩,小麦机播180万亩。滑县实现了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历史性转变。
每到农忙季节,农机部门都要组建农机具检修小分队,奔赴各乡镇、街道的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家中,免费检修农机具,确保农机具以优良的技术性能投入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农机部门还为农机手免费提供作业信息和气象服务等,引导农业机械合理、有序流动,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藏粮于技,实行全程农业机械化是关键,任何先进的农业技术只有和农机高度融合,才会形成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我们正在探索农机互助、设备共享等模式,提高农机使用效率,让机械化服务尽快由传统的耕、种、收向植保、烘干、秸秆处理全过程拓展,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该县有关领导说。
作者:徐淑霞 通讯员 单永强 范宇飞 徐向东
审稿专家:陈志新
转发0评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