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林科学院科学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高效的植物引导编辑技术,突破了原来碱基编辑技术的限制,实现了碱基替换(C:G>A:T和A:T>C:G)及碱基转换(C:G>G:C和A:T>T:A),尤其在面对多碱基编辑情况时,该技术更加高效和精准,研究成果于2020年3月28日在《分子植物》上在线发表。这种高效的植物引导编辑技术的效率平均提升8倍以上,其中增效最高的靶点效率提升了21倍。而且,在现有碱基编辑技术不能编辑或编辑效率极低的靶点,如吡氟氯禾灵除草剂抗性位点和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抗性位点等,引导编辑技术均成功实现了编辑。就精准性而言,除了在两个效率较高的靶点上检测到了少量非预期插入和删除外,其他靶点都仅含有预先设计的碱基替代,表明该技术的精确度是可以信赖的。该研究选择的目标靶点大部分都是在生产实践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显示了该技术在作物精准快速育种方面的潜力。(来源:分子植物)
转发0评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