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澜沧县南岭乡:“融”出团结新图景 “振”兴边疆幸福路
近年来,澜沧县南岭乡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携手云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红塔集团等帮扶力量,创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双融双促,围绕“文化铸魂、设施筑基、民生凝心”三大路径协同发力,充分激发各族群众主体作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共同富裕的实践中绚丽绽放。

文化聚力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南岭乡秉持“党建领航、文化聚力、治理固本”理念,构建“帮扶+文化+治理”三维融合机制,以文化认同凝聚思想共识,以协同治理促进和谐共生,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搭建平台,促进交融。依托多方资源,建成乡级民族团结进步广场1座、村级文化活动广场8处、民族文化展示馆2所,打造集文化展演、民俗体验、政策宣传为一体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成为连接各族群众情感与认同的“连心桥”。组建巾帼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创编《共产党好》《咚巴喳》等融合中华文化元素的民族文艺作品,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46场,覆盖群众超5000人次。芦笙舞与哈尼山歌交相辉映,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团结图景,在欢声笑语中拉近了各族群众的心灵距离。
创新治理,深化认同。联合帮扶单位组建“双语宣讲队”“志愿服务队”,深入村寨院落、田间地头开展政策宣讲与矛盾调解,有效消除民族交往中的理解隔阂。黄回村驻村工作队创新推行“一约四会”治理模式,修订完善涵盖婚丧简办等64项内容的村规民约,推动简办红白事23场,节约群众开支20余万元,以良序善治夯实民族团结根基。

民生普惠 凝聚团结合力
民生福祉是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所在。南岭乡联合帮扶单位紧盯医疗、教育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施“精准对接+资源下沉+长效赋能”机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不断凝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合力。
守护健康,筑牢防线。医疗帮扶方面,黄回村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2024年中国人寿幸福一家亲优生优育指导公益项目”,补充血压、血糖检测设备;红塔集团投入19万元升级谦哲村卫生室,完善诊疗条件,为各族群众筑牢健康防线。
教育赋能,播种希望。教育是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促进各民族交融互嵌的关键纽带。云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连续多年协调彪马中国捐赠教学物资价值1600余万元,累计捐赠文具、书包等物资15万元;红塔集团投入301万元改扩建谦哲村教学楼,配备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等现代化设施,助力边疆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同步开展“初心造梦人”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走进课堂讲授航天知识、开展科普实验、共跳民族舞蹈,在“我们都是一家人”主题教学中深化文化认同与情感融合;分学段设立“红塔助学金”,累计发放224.81万元,资助各族学生816人次,实现谦哲村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率连续五年为零。这些举措不仅在物质上给予支持,更在精神上播撒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让各族孩子在共学共进中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今日的南岭乡,外部帮扶与内生动力同频共振,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各族群众人心相聚、精神相依,在整洁美丽的村寨中和谐共处,在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中安居乐业,在互帮互助的日常中深化情谊。迈向未来,南岭乡将持续完善帮扶协作机制,巩固拓展“双融”发展成果,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南岭热土上常开长盛,共绘中华民族共同体伟大征程上的南岭新篇章!
来源: 澜沧发布
转发0评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