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计划#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的消费趋势越来越多样化,以前并不被消费者喜爱的柿子,也因为汁多味甜、营养丰富的特性,被广泛行业医疗保健、食品、饮品等行业。伴随产业需求趋势增加,柿果的栽植面积也逐步扩展,但因以往柿果都是家庭零星栽植,管理相对粗放,一下子集中化规模发展之后,管理方面的问题接踵而来,尤其是柿树病虫害防治问题。借此机会,笔者将以此篇文章介绍下在我国广西、河南、山东、河北、江苏等地均有发生的柿树角斑病的防治。
柿角斑病做为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以及柿蒂部位。该病害发生严重的情况下,果园内定植的柿树会在9-10月份初期早期落叶、落果现象,同时受危害的植株枝条在冬季发生冻害的机率也更大。具体该如何鉴别此种病害,主要从叶片以及柿蒂入手。
一般情况下,叶片受到该病菌的侵染,早期会在受危害叶片的正面形成形状各异的黄绿色病斑,之后病斑色泽会逐步加深,最终色泽为黑色,但是病斑中部的最终色泽则不同于病斑色泽,为浅褐色;叶片背面的症状相对不明显,早期病斑色泽为浅黄色,最终色泽为黑褐色或褐色,和正面症状一样,病斑周围都有黑色边缘;此外,这种病害之所以称之为角斑病或许于其最终病斑性状有关,因柿角斑病的病斑扩展受到叶片叶脉的影响,最终形状多为多角形。
柿角斑病在柿蒂部位呈现的症状多为浅黄色至深褐色,形状不规则,部位多集中在柿蒂四角上,之后随着病斑从柿蒂向内扩展,病情逐步加重,严重的时候柿果变软,相继脱落,未落果柿蒂周围果面呈放射状硬黑斑且凹陷,严重影响果园产量及柿果品质。
改变以往柿园粗放式管理观念,合理做好柿园的整形修剪以及土肥水管理工作。其中柿树的整形修剪要以休眠季修剪为主,生长季修剪为辅,通过合理的修剪,营造通风透光的果园环境,降低园内湿度以及温度,营造不利于病菌滋生的环境条件;在土肥水管理方面,除了做好秋施基肥、生长季追肥之外,还要兼顾做好柿园的早春深翻整地工作,进而不断改良柿园土壤结构,营造有利于产出高品质果品的果园环境。
在柿树休眠期内,要及时对柿园进行清理,重点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落果,尤其要重视摘除树上病蒂、病果的工作,并将这些清除物集中掩埋或烧毁,减少角斑病初侵染来源。在早春柿树萌芽前, 全园喷施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减少越冬后的多种病原基数,降低后期的防治难度。
果农要想有效控制柿树角斑病的发生,除了需要在冬春两季清园,减轻越冬病原基数之外,还需要在新生孢子产生后传播前进行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基于以上提到的柿树角斑病的发生时期,柿角斑病生长季防治的用药时间多在6-7月份,不同区域有所差别,但都在柿树落花后的20-30天进行,药剂可选择1:4:400的波尔多液和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施次数多为2-3次。喷药的时候要按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方法进行,确保枝条、叶片正反面以及果实全面均匀着药,避免漏喷。
转发0评论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