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种植基地要求
宜选用配植有防风林、排水方便的田地和向阳坡地,忌低洼地、北坡地。
2 品种选择
选用抗低温、高产、商品性好的马铃薯品种,主要有费乌瑞它、湘马铃薯1号、中薯5号、金湘、金湘8号、湘薯3号等。
3 播种时期
平原丘陵地区:12月下旬。海拔500 m~1000 m地区:1月上旬。海拔1000 m以上地区:1月下旬。
4栽培方法
进行深沟高垄双行(垄宽:70~80 cm,垄高:25 cm,垄沟宽:40 cm)栽培,采取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料,以促进土壤疏松, 增强土壤的保温性能提高地温,亩施100 kg 复合肥或者50 kg加上厩肥2~3吨。寒潮来临前忌施速效氮肥,防植株徒长,以提高马铃薯防寒防冻能力。要严格水分的管理,冻前 1月不浇水,遇早春阴雨天气频发的地区,开好三沟,保证沟沟畅通,以便及时排干田间渍水,降低地面水位,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强土壤吸热和贮热的功能,减轻冻害和渍害对作物的双重影响。
5 冻害防控
5.1 防冻剂的使用
根据天气预报在寒潮来临的前10~7天非雨天气,隔两天喷施一次防冻剂以增强植株抗冻性。
5.2熏烟防霜冻
霜冻之夜,在田间走道上用秸秆、稻草、杂草、木屑等混小量硫磺粉熏烟,每亩4~5个点可有效地减轻或避免霜冻灾害。应在上风方向,午夜至凌晨2~3点钟点燃,直至日出前。
5.3 多重覆盖
有条件的地方,可搭小拱棚,或者临时加盖农膜和遮阳网等保温防霜雪。
6 冻后补救措施
6.1 喷水洗霜
霜冻发生后应及早巡查,发现植株有霜,抓紧在早晨化霜前及时喷水洗霜,既清洗霜水又缩小温差,防止生理脱水以减轻冻害。
6.2 清沟排涝
对地势较低的田块,在冻害解除后应尽快清沟排水,以降低水位,除渍水,避免薯块因积水腐烂,同时尽快提高土温,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6.3 查缺补蔸
对未出苗的地块,检查地下种薯受冻情况,发现种薯受冻腐烂的部分,重新催芽补栽。对地上部分受冻,地下部分完好的植株,及时去除受冻的地上部分,喷施杀菌剂保护,防止病菌从伤口侵染,造成冻后病害。
6.4 追肥促长
冻害解除、植株恢复缓慢生长以后方可进行追肥,切忌在冻害后立即施肥。冻害过后气温回升,再叶面喷施400~500倍含氨基酸的叶面肥或0.2~0.4 %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促进植株生长。
7 病虫害预防
在低温冻害后,马铃薯田间易发生黄萎病、立枯病和青枯病。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病害发生。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表1。
转发0评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