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艳玲
“润心的传统工艺,大土司黑茶做得很有文化。”狗年春节前夕,在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的“茶祥子”茶坊,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款借着“一带一路”东风走向世界的民族茶品牌赞誉有加。“汶川灾后的产业起来了,收入上来了,人民生活好起来了,党中央就放心了。”回忆起总书记这句朴实的话,汶川县委书记张通荣说,自己会记一辈子。
图为习总书记到汶川县映秀镇茶祥子考察
作为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汶川茶文化底蕴深厚。然而,由于种茶比较效益下滑,再加上受“5·12”地震及次生灾害影响,虽有万亩茶园,汶川茶业却深陷“小、弱、差、散”的“泥潭”。为盘活这万亩茶山,近年来汶川县抓住国家生态扶贫战略机遇,在农业部项目支持下改造老茶园,深挖茶旅融合潜力,让茶产业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脱贫的一大富民产业。
茶园万亩却无茶可用专家开出四张“药方”
汶川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尤其是漩口、映秀的茶园分布在海拔920米-1400米的紫坪铺库区高半山地带,茶区群山起伏、常年云雾缭绕,青山绿树,郁郁葱葱,空气清新无污染,具备生产优质茶的良好自然条件。
然而,汶川全县茶企年加工鲜叶能力1200吨,年产鲜叶却仅有600吨,近一半的茶叶生产线资源处于闲置。实际上,汶川并不缺茶。在水磨镇、漩口镇、三江镇、映秀镇、银杏乡5个乡镇,村民从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种植茶树,逐渐形成了万亩规模。
图为新采摘的鲜茶
茶园万亩,却无茶可用,原因何在?汶川县副县长余理胜表示,受“5·12”地震、灾后重建及次生灾害影响,加之种茶比较效益较低,农户积极性不高,茶园管理极其粗放,导致茶园生产能力降低,能产生效益的茶园仅2000亩左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盘活这万亩茶山,让它们承载起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呢?近年来,阿坝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汶川茶产业发展,以生态扶贫为主线拉开的脱贫攻坚战,更为汶川万亩茶园的复苏创造了更大机遇。
中组部选派到西部地区、革命老区、老工业基地挂职的农业部干部何斌是汶川茶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之一。2016年初,在挂任阿坝州委常委、副州长后,他多次走访当地茶企、制茶人、茶农,了解他们的发展愿望。为了打破鲜叶生产不足的困境,何斌请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专家,为当地茶园“号脉”。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王新超和曾建明两位专家在实地调研后认为,汶川县茶叶产区狭小,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开发,而其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人文优势在茶产业发展中没有得到较充分的体现,周边产业对茶产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整体呈现“小、弱、差、散”的局面,产业规模小、茶叶品牌弱、效益差和生产资源分散,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如何破题?针对这些问题,王新超和曾建明开出了“政策扶持、茶旅融合、龙头带动、科技支撑”四张药方。尤其是在茶旅融合上,根据相关数据测算,全年到水磨、映秀的游客达到200万人次,按照10%游客购买、每位游客购买1公斤茶叶计算,全年仅旅游带动销量就能达到1000吨(鲜叶)。
两头用力重振西路边茶品牌
2017年,农业部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汶川茶业迎来政策东风。进入全国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名单,在农业部1000万元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汶川茶园开始大规模改造和提升。在政策撬动下,茶农和茶企行动起来了。当地茶农联合起来,成立了合作社。企业按照标准化茶园建设要求,加强对茶叶种植村的技术指导,延续施用农家肥传统,对茶园进行精细化管理。
同年5月,正进行海上丝路首航的“盛世公主号”传回好消息——作为西路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蒋维明,带着他的“大土司”黑茶受邀作了“中国茶”讲座,为世界展示西路边茶的魅力。
其实,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这已不是“大土司”黑茶第一次走出国门。2015年,中华文化促进会举办“万里千年文明交融——2015重走丝绸之路”大型国际文化交流体验活动,途经哈萨克斯坦、希腊、意大利、土耳其等11个国家,“大土司”黑茶是唯一代表中国黑茶的品牌。
就在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蒋维明要精益求精、创造名牌之际,蒋维明的妻子正行走在“一带一路”上。“2018欢乐春节·四川风采”活动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举行,“大土司”黑茶再度亮相异国他乡。
“大土司”黑茶日益受市场认可的背后,是制茶人蒋维明不懈的钻研。为了做出一款能展现华夏茶智慧、中国茶魅力的高品质黑茶,蒋维明带领制茶团队长期致力于古藏茶制作工艺提升。2012年底,他从藏区陈放了30年的康砖(藏茶)中成功分离培养乳酸菌菌株,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路边茶发酵工艺。经四川省茶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检验,各项指标均合格并高于国标生化理化指标。鲜爽、甘甜的新口感,获得业内茶友的称赞,并成为第三、四、五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黑茶代表性茶品,获得第四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金奖。
“羌山郎中”是汶川茶业创品牌的另一个排头兵。依托于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野生金银茶、野生绞股蓝、野生核桃树叶、野生枸杞叶、野生百合、野生卧龙紫菊都被开发成汶川康养产业的重要茶饮品。
茶旅融合为乡村振兴加把劲
有人说,来到汶川映秀,有两个地方必去,一个是到映秀地震遗址祭奠,一个就是到“茶祥子”喝茶。一方木桌,一壶藏茶,看着茶气氤氲,在淡雅古朴的茶坊中,感受历经生死后的平静祥和。
图为茶祥子茶坊正炒制手工茶
春暖花开,汶川万亩茶园吐翠,山脚的茶铺人头攒动,日渐复苏的汶川茶业开始聚集人气。“以前采茶的都是60多岁的老人,现在小到10来岁的孩子,大到80多岁的老人都开始参与采茶、卖茶了。”余理胜告诉记者。
产业发展起来了,群众的口袋也鼓起来了。当得知这里的茶叶原料很多来自周边老百姓采集的“窝窝茶”,每年能带动170多户当地群众增收100多万元时,习近平总书记连连点头。
汶川茶业下一步要怎么走?共识已经基本形成。“古茶树、茶马古道、茶祥子,这些都是汶川打造茶旅融合产业的点睛之笔。”张通荣告诉记者,汶川县区位优势较为明显,近年来逐步融入成都经济圈,属于1小时大城市城郊休闲旅游圈范畴,全县旅游资源丰富,有三江、水磨古镇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以映秀为核心的震中纪念地旅游区、以威州为核心的羌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区、以绵虒为核心的大禹文化旅游区、以卧龙为核心的大熊猫栖息地旅游区、以草坡为核心的藏乡文化旅游区等,为打造茶旅融合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大力对制茶传统工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外,还应该大力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将茶山、茶农、制茶这一农业生产系统作为整体开发出来。”蒋维明认为,“双轮”驱动是汶川茶业发展的新机会。
蓝图画就,靠谁来干?在“茶祥子”传习坊,38岁的蒋远强和24岁的马德健学得认真,干得起劲。他们都是映秀镇渔子西村的村民。“跟着蒋老师把手艺学到家,来年带着父老乡亲一起干!”手里的活儿不停,来年愿望脱口而出。
转发0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