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计划# 红秋葵是秋葵的一种,属于锦葵科秋葵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秋葵种类很多,根据颜色可以分为红秋葵、绿秋葵,不同颜色的秋葵种植方法大体是一样的。红秋葵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保健型蔬菜,近几年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食用。很多人喜欢在自己家里的菜园子里种几棵秋葵,现吃现摘很方便,秋葵主要食用部位是嫩荚,可以凉拌也可以红烧,口感脆嫩、香甜。近年来,红秋葵颇受到大家的强烈追捧,因此得到了农户的广泛种植。那么,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是什么呢?
红秋葵种植的四要素
①温度:红秋葵喜温暖、怕严寒,耐热能力强。对于红秋葵植株,一般8℃以下停止生长,夜间温度低于14℃生长受限,月平均温度低于17℃开花结果受到影响,生育期温度在26~28℃左右时,产量高与,品质好。
②水分:红秋葵耐干旱、耐湿润,但不耐涝。发芽期要适当控制水分,土壤湿度过大易诱发幼苗立枯病。结果期要适当补水,避免过于干旱,引起植株长势差,品质降低。
③光照:红秋葵对光照特别敏感,不仅喜强光,而且光照时间要求长。应种植时不仅要选择向阳地块,还应该合理密植,避免通风透光不良,影响植株良好生长。
④土壤:红秋葵对土壤要求不高,在所有土壤中基本上都能生长。但为了提高红秋葵产量与品质,应该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灌排方便,有机质丰富的壤土或砂壤土较好。
红秋葵的高产管理技巧
1.选择适宜地块
红秋葵植株高大,根系十分发达,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生长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水分,但是不耐涝。所以种植秋葵最好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地块。秋葵忌连作,最好选根菜类、叶菜类作前茬,不能与果菜类、棉花等锦葵科类作物接茬。
2.起垄定植
秋葵怕涝,雨水多的地方,需要起垄定植,垄宽50cm,垄高15cm,垄沟60cm,每个垄上定植两行,株距为35-40cm。秋葵移栽后浇透水,如果有滴灌的可以在垄上铺设滴灌浇地,没有滴灌那么在垄沟里浇水就可以,自然就能洇到垄上。秋葵生苗后,结合除草,中耕松土2次,保墒也能促进根系生长。
3.苗床管理
播种后不用浇水,严格把控温度,一般保证苗床土温在25℃~28℃左右,3~5天幼苗就会出土。第一次间苗在破心后就可以进行,对残弱小苗及时清除。第二次间苗一般在生长到2~3片真叶时,此时选留壮苗,保证每穴留壮苗1~2株,幼苗生长到3~4片真叶时就可以定植,一般需要35天左右。
4.合理控水
红秋葵整个生长周期对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要求较高,整个生长周期以保持湿润为宜。一般播种后不宜多浇水,一般出芽15天左右如果缺水宜在早晚时间段进行人工喷灌。保持土壤湿度在70%左右为宜。一般炎热干旱季节要注意补充水分,红秋葵收获盛期,红秋葵对水的需求量大,此时应该小水勤浇,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段,以免造成根系受损。应在早9点以前,晚日落后进行浇水。
5.植株调整
红秋葵植株生长相对旺盛,不仅枝条粗壮,而且叶片肥大,容易造成开花结果延迟,此时可以采用人工干预来调整植株,使其能多开花,多结果。
①扭枝:将叶柄扭曲下垂,以控制营养过多消耗在叶片生长上,促进养分的积累。
②摘叶:一般在红秋葵生育中后期进行,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老叶进行及时摘除,不仅能改善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能,还能减少养分额外消耗,还能减少病虫蔓延。
③摘心:摘心应该结合果实采收适时进行,有利于侧枝早结果、多结果,提高植株早期产量。
6.适时采收
红秋葵植株在具有7-8片叶时开始开花,花谢后7-8d,嫩果长至8-10cm时,要及时采收。若采收过迟,嫩果老化,造成纤维增多,使品质变劣。采收时间以早晨采收为宜,采收时应用剪刀剪断果柄,不能用手硬拉,防止伤枝。红秋葵从播种至初收约需50d,一般于6月上中旬开始收获,采收期为 4个月左右。
转发0评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