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农村到处都是生活垃圾,是“脏乱差”的典型代表。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你错了,那仅仅只是个人的臆想而已,事实上农村、特别是90年代以前的农村,与你的想象完全相反,不仅没有多少生活垃圾,而且在多数地方还很干净和整洁。
不知大家还有印象没有?现在的农村,生活条件虽然好了很多,但是农村的生活垃圾也多了很多,相关部门虽然安排有专人进行清运,但一天下来,又会积累起成堆的生活垃圾;可是在我印象中的农村,特别是90年代以前的农村,虽然农村人的生活很艰苦、生活环境也很恶劣,出行基本都是泥路,但是那时候的农村,基本很少看到有成堆的生活垃圾出现,那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他地方的农村情况我也不了解,我就以我们遵义地区90年代以前的农村现状,来和友友们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出生在遵义一个非常落后、偏僻的农村,从我记事开始,我就没有看到过家里有什么垃圾桶和垃圾铲等专门处理各种生活垃圾的工具,更没有现在家庭里都有的那种方便袋,基本上每个农村家庭里,就只有扫帚和撮箕。
如果按照有些人的思维,他们肯定是不会相信的,因为他们实在弄不明白,如果没有方便袋,那些生活垃圾怎么办?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那时候的农村家庭,还真没有多少生活垃圾,基本都是很干净整洁的!
记得我们那时候的农村,做饭、取暖用的基本都是柴火,秸秆、树枝和枯萎的杂草是主要的原材料,它们燃烧后所留下的灰烬,就是农民很喜欢的草木灰,被经常用在庄稼的种植上,减少了肥料的使用;
那时候农村家庭也会吃鸡蛋、各种肉类,遗留下来的鸡蛋壳就喂猪、骨头就喂猫狗,比较大的净骨头就丢入灶火里烧掉;
农户都有自留地,蔬菜基本都能自给自足,而那些腐烂变质的烂叶子和黄叶子,也是丢进猪圈里喂猪,不会随便乱扔的;
那个年代农村家庭还没有洗洁精,所以每天的洗碗水、洗菜水和残汤剩菜等,也是生猪喜欢吃的东西,农村家庭不会把这些东西浪费掉的;
至于现在比较流行的方便袋,在那个时候还没有进入到农村家庭,只有为数不多的比较大的塑料编织袋,在农民眼中就像是“宝贝”一样的存在,不会随便扔掉的,因为庄稼收获后需要这样的口袋来存放;
另外就是农村家庭喂养的鸡鸭鹅等家禽,一般都会固定在某个角落喂养,不会让这些家禽随意乱窜的。即便是有,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农村家庭,不能代表全貌;
现在有些人可能会说,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养猪,而猪会产生粪便,影响空气和环境。我认为这种看法纯属猜测。其实那时候的农村家庭养猪,家家都有粪坑,喂猪所产生的污水粪便等,全都进入到了粪坑里。而农民每年种植庄稼,需要粪坑里的这些粪水去浇灌,既让庄稼得到了营养、又解决了粪坑里的粪水问题!确实有臭气出来,但作为一个农村人,是不会嫌弃这种臭味的,因为正是这样的臭气,才让农村增添了绿色和生机;
至于农村大量的落叶,有的腐烂与土壤结合在了一起、有的被农村人捡回来喂猪、有的用来丢进粪坑发酵成为农家肥、还有的成为烧火的材料,并不存在造成农村“脏乱差”的情况发生。
总之,90年代以前的农村,没有使用多少科技产品、也不存在多少大棚种植、更没有超市之类的产品交换场所,大自然生长的一切东西与农村家庭生产生活所产生的东西,都很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原始的生态农业和良性循环的良好局面!所以那时候的农村,实际上比现在有些人心中想象的农村要好得多、整洁得多、也更生态得多!这样的农村环境,我一辈子也不会忘怀,并时刻都在留念着他。
您们觉得我说的是农村的实情吗?#智慧农民#
转发0评论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