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农计划# 竹笋中的营养元素比较多,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等物质,可以和其它食材一起烹饪,也可以煮熟制作凉菜食用,都不会影响它自身的口感,大多数人也是特别喜欢吃竹笋的。竹笋其实就是竹子的幼芽,人们大多数都食用它初生,肥嫩的芽,因为竹子的适应性很强,在我国分布又很广泛,因为竹笋在古代可是“菜中珍品”。在种竹笋过程中,我们要加强肥水管理,适当中耕除草,为竹笋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并且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防止病虫害危害竹笋的生长。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选择土壤
虽然竹笋的适应能力强,能够在大部分土壤上正常生长,但是土壤的好坏还是会影响到竹笋的产量及品质。因此我们在选择土壤的时候,要尽量选择肥力充足、深厚松软、通透性强且排灌正常的腐殖质偏酸性土壤。防止由于土层过浅过硬、且PH值不适的粘性土壤而影响竹笋的生长。并且要注意土壤前茬作物,种植过西红柿、辣椒等作物的土壤不可用于种植竹笋。
2.埋鞭育苗
要选择1~2年的新竹去竹鞭储取带着竹竿儿埋鞭。育苗的时候要留1~2节活枝条。这样更容易进行管理,成活率高。解疫苗不能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出苗率低容易死亡,不易成活。一亩地大概要选择四五千株苗,能够育出竹苗15000-20000株左右。
3.合理浇水
竹笋虽然耐旱性比较好,但是在种植的时候合理浇水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可增强竹笋的生长能力,提高竹笋的产量。移栽定植后一周左右,要及时浇一次粪水,促进竹笋根部的生长,促进竹笋缓苗。并且为了保证竹笋的生长,以后要隔5-7天浇一次水,保证土壤湿润,有充足的含水量。如果遇到高温干旱的天气时,还要缩短浇水频率,大概四天左右,防止缺水影响竹笋的品质。
4.施肥管理
因为竹笋的产量很高,因此它的生长就需要大量的肥料。在竹笋种植一个月后就需要施肥了。每亩地可以施草木灰二百五十到三百公斤,土杂肥一百到一百五十担,或者用家畜的粪便二百五十公斤。
笋前肥以在竹蔸施为好,也可采用沟施。前后在离母竹笋基1—2米处,开25—40厘米深的圆状或辐射状沟,将肥施入后覆土。后者是每隔2米开一条深30—40厘米的水平沟,将肥施入后覆土。如无化肥、菜籽饼,也可施用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方法是:在距每株母竹笋
5.松土清
山竹出笋一般无大小年现象,每年的7~8月都要进行铲山松土,深度视土层厚度及竹鞭在土层中的深浅而适当掌握。在松土的同时截去老、弱鞭,并对生长健壮的露鞭给予理顺埋入土中。山竹的竹鞭一般在四五年后便丧失发笋能力,长久充塞林地的老鞭易使竹林败退,故每隔3年须“清鞭”一次,以利扩大林地空间,并结合清鞭松土,施足肥,以利新鞭的生长和笋芽的萌发。
6.竹笋采挖
一般清明5天前的竹笋全部采挖,母竹留养时间以出笋高峰期稍后为主,出笋后期,除空堂、边缘地留养母竹外,其他竹笋全部采挖。当竹笋出土15-20厘米时,用笋铲向下从笋基部切断,整株挖起,注意不损伤笋体和竹鞭。竹笋采挖后可每穴施100克尿素覆土。
转发0评论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