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疫菌褐腐病,又称疫腐病、褐腐病等,在甜橙、宽皮柑桔、柚类及柠檬上均可发生,主要为害果实和叶片,有着病原广布、发病迅猛、危害严重等特点。
今年立秋后,四川、两广等地的降雨较往年多出了三成以上,湿热的气候环境给疫菌褐腐病的滋生提供了绝佳条件,若是防治不力,势必会造成大量落果。
靠近地面的果实,往往率先发病,初期为圆形的淡灰色病斑,后渐变为淡褐色、软腐状。
随着病情发展,病斑微凹陷,并拓展至大半个果实,田间湿度大时,可生白色霉状物,且脱落严重。
若是感病后遇连续干旱,病斑的扩展会受到抑制,之前生的白霉也会干褪,转而形成紫褐色革质化病斑,轻触不破,有一定的韧性。
炭疽病果
后者有时会与炭疽病果混淆,但炭疽病病斑凹陷明显,且呈干黑腐状,还是有区别的。
除去果实外,此期秋梢也易受该病侵染,受害叶片多从叶缘、叶尖或沿主脉产生病斑,似开水烫伤。
病健部交界不明显,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初为淡青至淡黄色,随后迅速转为浅褐色至深褐色。
柑橘急性炭疽病
叶疫时易与急性炭疽病相混淆,同样是病健交界不明显、似开水烫,但后者病斑呈波纹状,疫病则无明显规律性。
①该病病原为疫霉属的多种真菌,在园区大量分布,可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病组织和土壤中越冬,上年不少果园清园不彻底,导致病菌越冬基数偏高。
②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施肥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今年降雨整体多于上年,导致该病早发、多发,特别是田间积水久、密闭、没有支撑果子果园,病情更加严重。
③去年暖冬,今春花弱,为强化保果,不少农友都采取了环割调控,但伤口愈合慢又缺乏保护,导致前期就有茎基腐病、流胶病(病原菌同样包含疫霉属真菌)等发生,为后续的疫病上果埋下了伏笔。
撑果:还没撑果的抓紧,可减少病菌侵染几率,还能为枝条减压,防止断枝。
预治:对于树势较弱的果园,注意果园的通风性,及时排水,降雨较多时及时喷施代森锰锌等保护性杀菌剂,建议淋施1-2次海精灵生物刺激剂保持树势,促进根系生长和树体健康,减少病害的发生。
雨水较多时,注意排水降湿,并及时用药防控,可选择 肟菌·戊唑醇(赢极)、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对于已经发病的,需及时清除病果、落果,用咪鲜胺/代森锰锌+乙膦铝/疫霜灵、甲霜灵·锰锌等进行防治,内膛、地面也要喷布周全。
本文由农业助手团队编写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农业助手,勿修改文章内容,修改必究!
转发0评论74